四川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国网四川电力/供图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正加速从图纸走向实施。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四川省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电力董事长谭洪恩今年提交的建议是,将川渝电网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基础保障措施,加快推进1000千伏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和天府南-重庆铜梁及配套电网工程立项。“我们希望促进项目尽快具备开工条件并持续推进后续项目实施,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电能保障。”
业内人士认为,在川渝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的当下,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具有必要性,其建成后将有效保障成渝双城经济圈电力稳定供应。与此同时,四川电网连通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西藏电网,是电网“交通要塞”,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可破解成都电网发展瓶颈
目前,四川尤其是成都电网“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瓶颈效应凸显。四川省已形成川西各大水电通道汇集接入以成都电网为中心的500千伏梯格型主网架,并经多回特高压直流大功率外送,较我国中东部地区以火电为主就近接入的电网复杂和脆弱。
在谭洪恩看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都电网越来越密集,短路电流高、电压支撑弱、稳定水平低、故障转移能力不足等安全风险日益严重,500千伏主网在兼顾安全运行、供电保障、水电输送等方面捉襟见肘。“目前亟需加快四川电网发展,尽快建设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等重大工程,实现电网提档升级。”
有此共识的还有民建四川省委经济委员会主任艾明建,他曾撰文称,受四川电网结构薄弱及“强直弱交”特性影响,部分水电送出通道能力受限,水电发电能力不能得到完全释放。特别是在高峰时段,电力外送增加直接导致四川电网备用紧张。因此,四川水电群到省内负荷中心的通道与跨省外送通道建设需兼顾,水电输送通道须交直流双修。
满足川渝电力增长需求
谭洪恩表示,成都平原受环境容量制约,难以发展燃煤等化石能源发电厂,主要由川西水电供电,受断面限制,初步估计2025年以成都为代表的负荷中心最大供电缺口将超过1000万千瓦。同时,重庆市本地能源资源有限,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后需从四川引入更多电源,预计重庆市2025年最大供电缺口将达约850万千瓦。
另外,从四川省用电需求增速来看,“十三五”以来增长较快,用电量年均增速约7.2%,成都市用电量年均增速约8.6%。“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落地实施,成渝地区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前三极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用电负荷将持续快速增长,‘十四五’期间,预计成都市用电负荷将保持8-9%的高速增长。”谭洪恩预测。
谭洪恩直言,重庆电网已与四川电网融为一体,重庆电网安全及供电保障将主要依托四川电网,如不尽快升级形成更强大的川渝电力交换支撑平台,实现合理分层分区运行,电网大面积停电等安全风险将与日俱增。
不仅成都有此担心,重庆方面也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之下的川渝电力一体化格局。重庆市能源局总工程师杨世兴表示,“川电外送”方程式亟待求出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新解,基于四川水电优先就地就近消纳的原则,建设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网架是理性客观的选择。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特高压交流一直争论不休,但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建设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网架、构建川渝电力一体化是唱好“双城记”的一步妙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电力保障,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
需明确甘孜、阿坝水电群外送方案
谭洪恩认为,四川电网高质量发展还需尽快明确甘孜、阿坝水电群外送方案。以雅砻江两河口、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为代表的甘孜、阿坝水电群目前在建容量已达411万、360万千瓦,将于2021年陆续投产。甘孜、阿坝水电群调节性能较好,距离成都较近,适宜作为保障成渝两地未来一段时间用电的主力电源。“但由于送出方案暂未确定,目前只能临时接入就近变电站,送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将可能产生新的水电消纳问题。”
据预测,“十四五”中后期,甘孜、阿坝水电群最终新增装机规模将超过700万、650万千瓦,此外在甘孜、阿坝地区还有丰富的新能源发电资源,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开发,如无法开辟新的通道确保其送出消纳,“十四五”川西清洁能源消纳矛盾将远超“十三五”。
谭洪恩坦言,甘孜、阿坝水电群送电成都、重庆主要负荷中心的输电通道需要避让众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不良地形地质区,通道走廊资源十分稀缺,无法提供更多用于水电送出的输电通道,迫切需要通过1000千伏特高压提高通道的送电效率,减少通道占用。
记者了解到,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联网具体方案是,四川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甘孜并延伸至重庆,此网架具有清晰、集约高效、适应稀缺输电走廊、未来延伸拓展性好等优势。“方案既能充分满足川西水电群及新能源送出需求,服务四川甘孜、阿坝两大藏区绿色发展大计,又能保障成渝双城经济圈安全可靠供电,还可为未来川藏铁路供电提供网络支撑。”谭洪恩评价。(■本报记者 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