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以视频会议方式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出席并讲话。
本次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原则,全面摸清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底数,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生态环境部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分批分步完成长江流域、渤海海域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共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0292个,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个,基本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目标。
与长江、渤海相比,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生态脆弱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污染加剧,一些流域尾矿、工业和生活废水无序排放问题突出。针对黄河流域干支流、上下游不同特点,有必要选择重要支流和干流河段开展试点,稳扎稳打,逐步探索凝练出适用黄河流域特点的排查整治经验,进一步带动整个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本次试点范围包括汾河、湟水河和黄河干流甘肃段等河流(段),分别作为黄河中、上游流域试点地区,涉及山西、甘肃、青海3省12地市(州),力争用2-3年左右时间,完成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四项任务。2020年工作重点是完成排查任务,借鉴采用长江、渤海排污口“三级排查”的成功经验,分为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和专家攻坚排查“3步走”。
查,就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试点地区入河排污口数量及其分布,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
测,就是开展监测,了解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状况,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排放情况。
溯,就是进行溯源,开展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来源,了解污水排放单位。
治,就是分类整治,在监测、溯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有效规范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序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把做好排查整治工作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战场”“训练场”,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骨干力量。建立部省市协调调度机制,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排查整治工作风清气正。
会议要求,地方人民政府作为排污口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责任,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标本兼治,坚决反对把排污口一关了之、一堵了之等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行为。要尊重客观规律,排污口整治时间要立足实际,绝不能层层加码、急于求成。要把有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环境质量会不会改善、群众评价好不好作为衡量排污口整治工作的标准,确保排查整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