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eo梳理回顾了全国两会期间能源领域代表委员的提案,主要涉及话题包括降低工商业电价、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新基建等,具体整理如下。
电力
落实好降电价的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总经理曹志安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坚决执行,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政策规定全面落实落地,预计全年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200亿元,惠及电力客户超过760万户,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将持续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助力各类企业公平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降本节支。同时,公司将投入农网改造升级资金,全面解决涉及贫困户的用电卡脖子、低电压、频繁停电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董事长毛伟明表示,坚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的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发改委报告中提出的“将除高耗能以外的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的措施,实施六项举措,全年减免电费约926亿元,确保政策红利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毛伟明还表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牢牢把握市场化、透明度、高效率三个关键点,统筹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电力改革上,在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等方面加快突破;国企改革上,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内部改革上,加快三项制度、“放管服”等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面激发活力、动力、创造力。
保持海上风电补贴理性退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风电供应链紧张,部分项目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并网时限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表示,鉴于疫情影响,建议放宽海上风电电价退坡并网时间窗口,为通过科技创新降成本创造有利条件;保持海上风电电价补贴理性退坡,加快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滞后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也建议国家适当延长风电项目并网时限要求(陆上风电延期至少6个月,海上风电延期至少12个月),保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还建议,加大《可再生能源法》的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建立公平透明的电力交易市场机制,确保可再生能源充分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向平价时代有序平稳过渡。
在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看来,“平价”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考虑到光伏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处于平价上网过渡的关键时期,以及不同资源地区的实际发展等因素,政策支持依然关键。
为进一步保障消纳,南存辉建议,对于最低保障性收购电量要参考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由电网企业按照政府定价收购;各省发布的最低保障性收购电量政策对于当年新建电站提供至少10年持续期,保障可再生能源电站投资企业的基本收益,稳定投资预期。
让新基建成本可接受、发展可持续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进行看来,未来,新基建范畴伴随新技术出现将逐步拓展,能源电力企业应立足提供更优质的能源电力服务,推动行业理念、原理和技术取得革命性、颠覆式突破,做好产业链协同工作,促进新的产业模式和商务模式形成。
陈进行建议,能源电力行业要抓住新基建发展机遇,必须统筹好安全、绿色、经济三者关系:首先要立足我国国情,协调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确保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其次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做好5G融合、氢能、储能、特高压、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区块链、能源岛、综合能源服务、大数据中心、“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同时,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与新基建相匹配的新业态、新模式,让新基建成本可接受,发展可持续,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再者,推动新基建必须有国际视野,统筹两个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在能源电力各领域争取和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将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曾毓群认为,推进电化学储能建设,能够助力“新基建”。“新基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力点,储能则是这些变革的能量基础。但电化学储能大规模推广还存在政策和标准上的问题。如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缺乏明确和稳定的价格机制、审批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则、储能行业标准规范尚不完善等。
曾毓群建议,应强化顶层设计,将储能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储能的法律地位。此外,应建立价格机制,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规划,准许进入输配电成本核算;完善标准和管理体系,确保储能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建设吉瓦时级大型储能示范站等。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铅蓄电池产业是新能源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即回收环节“正规军”干不过“游击队”,冶炼环节正规企业“吃不饱”、成本高。他认为问题的根源是财税支持力度不够。
张天任建议,有关部门重新评估消费税实施效果,取消铅蓄电池税目,或对积极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销一回一”的生产企业,按回收量或回收率给予消费税返还。
各类型能源电源之间需相互协调
陈进行针对能源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一是抓住新基建发展契机,探索和建立能源电力行业通过轻资产投入,实现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在保障基本供电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应对更为复杂外部形势保证能源战略安全的能力。二是通过统筹规模化开发和分布式发展、核心技术研发和辅助技术支撑、增量发展和存量升级、消纳机制和商务模式等关系,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三是保证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煤电机组发展空间,加快研发新一代煤电技术,加大现役煤电亚临界机组改造力度,发展燃煤热电多联供,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全国政协常委,华能集团原董事长曹培玺认为能源电力规划不仅涉及能源电力总体发展方向,还涉及各类型能源电力之间的相互协调,另外也涉及与其他产业规划之间的衔接。他建议,一是统筹考虑各类型电源之间的累积效应与互补效应,将各电源之间的影响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考虑间歇性电源与灵活性电源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电源规划应合理对接电网规划,能够做到电源按时并网、及时发电。三是综合考虑下游用电产业规划,科学合理预测用电计划,使电量最大可能就地消纳。四是能源部门应加强与农业(林业)、海事或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为企业用地(用海)等提供便利,减轻新能源用地成本,减免相关税收,降低企业非技术成本。
油气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石油工业体系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集团原董事长王宜林表示,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石油行业应继续落实和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对石油工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从“保能源安全”、“保供应链稳定”的战略要求出发,不断深化改革、多措并举,及时化解新冠疫情和低油价对我国油气产业链和安全供应能力的冲击,立足长远,继续巩固和完善国家石油工业体系,促进中国石油工业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宜林建议,一是牢牢把握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压舱石”地位。二是积极推进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油气合作。三是不断改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加快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总经理马永生表示,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但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依赖国外制造,成为制约我国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危及产业链安全的瓶颈。
为加快推进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防范化解“卡脖子”风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马永生建议,一是加强攻关力量归口管理。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攻关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科研机构、装备制造、大专院校、示范工程等多个系统,这些系统分别归口国家不同部门管理,造成一些项目多头申报、资金分散使用等问题,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议国家层面明确牵头部门或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攻关工作,统一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相关力量,形成产学研用“一条龙”的攻关机制。
二是加强统筹国家级试验平台建设。目前,制造企业各自建设试验装置,有些试验装置投资上亿元,只供自己使用,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增加企业成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统一管理国家级试验平台建设和认证工作,对已具备条件的抓紧组织认证,推进资源共享,形成一批国家级试验平台。
三是加强标准提升工作。建议国家行业协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协同推进标准制定和提升工作。组织开展关键核心领域基础研究,促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政策支持。建议针对高端材料、关键装备、核心部件等“卡脖子”项目,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不仅补贴科研、制造单位,也要补贴承担使用风险的建设单位,激发使用单位的积极性。
抓紧时间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设施
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称,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油气进口量逐年加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如果国际上出现供应短缺以及特殊事件(如局面地区战争冲突),敌对势力或国际竞争对手会对我国能源供应造成影响。
薛光林认为,应抓紧一切时间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设施,并将其纳入“新基建”范畴,战略储备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商业储备则用于平衡国际油价,节省国家的外汇支出。
他建议,由国家出资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库,以地面油库和地下岩洞相结合,储备不低于国家3个月用量的油气。与地面油库相比,地下岩洞储罐埋于地下,油气散失量小、抗震能力强,不易破坏,能够抵御包括战争冲突等风险,管理更安全、更可靠。(eo记者 潘秋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