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州市会昌县麻州镇一些企业和居民反映在自家楼顶上安装光伏设备,被当地政府部门当作是违章建筑给拆了,原先说好的支持光伏发电,现在怎么就变卦了呢?
麻州镇增丰村的曾先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家楼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不仅可以增加个收入,同时还可以隔热,于是他也心动了,前不久他找到了一家光伏企业来自己家里安装。可是,支架刚刚竖起来,光伏板都还没有安装,就被麻州镇的城管工作人员作为违建拆除。对此,城管说不能安装,也没有说具体什么情况。并且,还有一些其他的光伏发电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也被城管工作人员叫停。
作为从事光伏发电设施销售安装的企业方负责人刘先生对此很不理解,他说:“这个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是通过发改委和电力公司按正常的流程来进行审批的,是合法的,但是城管不管,就说你是违法建筑的,直接把设备拆除,拿文件给他看,他也不看。”刘先生找到麻州镇镇政府和主管光伏发电的会昌县发改委进行沟通,结果得到了两种不同答复。镇政府表示,你这个光伏发电是违建,没有经过我们部门审批。随后,刘先生打电话到县发改委,询问现在安装光伏需不需要镇政府的城管审批?发改委给予的回复:“不需要,只要是居民自家屋顶可以直接到供电局发改委审批就可以了。”
让刘先生更加不解的是,就在离他客户家不远的地方,其他企业搭建的光伏发电设备却能够正常安装使用。而且就在他们隔壁就有一家,也是前段时间搭建不久,他那边也没有拆除,但曾先生家安装就定性是违法的,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刘先生质疑城管拆除的出发点是什么,地方政府定义的标准是什么?国家鼓励支持的居民屋顶光伏发电,却被当成违章建筑给拆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当中,到底是哪儿出现了问题,为什么执法的标准不统一?
曾先生告诉记者,城管部门在拆除光伏发电设备的时候,工作人员并没有出示整改通知书,所以光伏发电设施为什么属于违建他也不清楚。于是7月8号都市频道记者和刘先生一起找到了会昌县麻州镇政府负责拆违工作的两违办,一位负责人表示:“光伏发电设施属于违章建筑,是由镇里负责规划工作的麻州镇国土所认定的。”于是,刘先生又找到了会昌县麻州镇国土所,对方介绍:“目前全镇都在进行铁皮棚等违建整治,光伏发电设施也属于违建整治的范围,根据麻州镇政府的规定,不允许在居民楼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另一位麻州镇国土所一位负责人说:“这在可视范围,还在进村的主要干道。”当被问及太阳能作为新能源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政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没有文件就属于违建,要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需要相关部门联合下文明确后,再由他们进行审批。包括发改委、住建、自然资源部门一起形成一个相关的规范性的内容。”
那么,如果群众想要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具体应该怎么办呢?记者在麻州镇政府各个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问了一圈,也没有谁能给出一个答案。经过长时间的协调后,麻州镇党委副书记接待了刘先生,他明确表示如果要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需要会昌县政府相关部门下文给麻州镇政府,否则一律不得安装。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麻州镇政府门口的居民楼上有一快巨大的铁皮棚,一眼望去随处可见,就连麻州镇辖区范围的国道两边,既有已经建成的光伏发电设施,也有大量的铁皮棚没有被拆除,刘先生质疑镇政府的执法尺度不一,唯独要拆除新搭建的光伏发电设备。
政策明确支持 实施细则有待完善
根据江西省发改委2019年出台的《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做好近期光伏发电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目前在相关政策细则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有的地方出现了阻止、拆除光伏发电设施的事件,要求各级发改部门加强可再生能源法的宣传贯彻,加大与住建部门的协调力度,支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
2020年3月赣州市发改委出台通知《转发江西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当前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工作通知》,明确光伏发电项目,由各县区市发改,能源部门密切做好项目管理,由电网企业代为受理项目备案信息,交相关部门按权限予以备案。
安装光伏发电设施是要由属地城建部门备案,而江西省和赣州市都没有明确规定。刘先生找到了会昌县发改委寻求帮助,赣州市会昌县发改委工作人员说:“这样的事情已经收到好几个了,因为涉及到违章建筑,已经全部转给城管执法部门。
作为光伏发电的主管部门,会昌县发改委能否进行协调推进呢?赣州市会昌县发改委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房子的建设是住建局在管,两违执法是自然资源局在管,现在也不知道找谁,应该要县领导出面来协调这个事情。”
遇到这样的时期,大家心里也很无奈。会昌县麻州镇本来应该是整治的铁皮棚随处可见,而国家鼓励发展的光伏发电设施却是处处受限,镇政府给出的理由似乎也正当,县里没有统一下文呢,所以就按照违章来处理。上面再好的政策到了底下因为是没有实施的细则,没有具体的推进的办法,没有明确的规范,再加上有关的部门也不愿意去主动担当主动去想办法推进,好的政策卡在了这最后1公里,再好的愿景也难以实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
上一篇: 全国煤炭产量座次变了,山西第一,内蒙第二,陕西第三!
下一篇: 浙江电力打造灾害数据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