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7月28日报道,中国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开设了首座大型氦气厂。虽然,新工厂和新设备目前只能满足少量的需求,但这样的氦气厂建造成本相对较低,今后可以被广泛推广。
一直以来,高科技产品的制造离不开稀有气体,而包括氦气在内的几乎所有稀有气体大多来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主要就是美国。
有中国科学家就表示,首座大型氦气厂的建成,意味着中国在制造高科技产品的过程中,距离减少甚至摆脱进口氦气的依赖又更近了一步。
在日常生产制造中,氦气的用途广且重要性强,无论是在长征五号火箭中作为燃料的压送剂和增压剂,还是在焊接中作为保护气体,亦或是为制造电子芯片创造所需的“超净环境”,这些场景中都离不开氦气。
目前,中国所使用的的几乎所有氦气都来自于外国,主要是美国或是那些设备所有权归属于美国的国家。
上周二(21日),中国在宁夏盐池县建造的首座大型氦气厂正式运营,可能将会改变以往的局面。中国科学院设计并建造了这座工厂,根据其官方声明称,这是中国首个可以商业化生产和运营氦气的设施。
目前,美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氦储量,也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同时,大多数氦气又是作为天然气的副产品被提取的,美国则拥有全球最大的富氦天然气田。相比之下,中国也有天然气,但其中含氦量很少,这就意味着从天然气中直接提取氦气的代价太过昂贵。
不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下称理化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中国天然气工厂的废料中含有相当多数量的氦,这可能成为中国能大规模生产氦气的关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学家表示,该生产方法的成本不便透露,但和进口的成本相比“很有竞争力”。
据《南华早报》报道,有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透露,以液氦这种形式为例,新建成工厂的年产量将达20吨。虽然这一数字和中国目前每年4300多吨的巨大用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该工厂的建造成本很低,估计在3000万至5000万人民币之间(约合430万至710万美元)。一旦中国建立数百个类似的设施项目,完全可以实现在氦气上的“自力更生”。
另一位科学家告诉《南华早报》,想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官方的支持。“投资完全不是问题,重点是政府是否想要这么做。”
而从此次理化所官网所发布的新闻稿来看,这一项目所得到的评价和反响是积极的。新闻稿中写道:“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单位合作在国内全面推广该示范项目,形成液氦的规模化生产,缓解我国氦资源紧缺的局面。”
根据行业数据,氦的价格在去年翻了一番。全球氦气市场也受到了包括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南华早报称,中国可能会切断对美国的稀土供应,而美国则可能会用氦气来作为对中国的“报复”。
《南华早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中国在未来几年仍将依赖于美国的氦气供应,虽然近年来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国也提高了产量,但这些国家的设备大多是美国所拥有或控制,而像俄罗斯也生产氦气,但供应量无法满足中国的需求。
理化所的新闻稿还提到,氦气在高端装备制造、医用和大科学工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关系国家安全、高新产业(159.110, -0.24, -0.15%)发展和民生健康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国内使用氦气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资源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客观上来说,中国想要建造更多的类似设施,还需要一些时间,有研究人员就预估,中国在氦气的生产和使用上实现“自力更生”至少还需要10年,有几处设施目前正在建设或处于规划阶段,它们的主要用途将是国防工业的后备力量。
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中国的目标不应该是“生产足够的氦气以满足需求”,而是应该在国际市场还能供应氦资源时加大进口,并建立大量的战略储备资源。
上一篇: 每辆补贴数千欧元,欧洲电动车市场逆势增长
下一篇: 派能科技力压宁德时代,有望蝉联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