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黑龙江、河南等地传来秋粮丰收喜讯,但作为秋粮大头的玉米,市场价却持续下跌,一些农民叫苦不迭。“谷贱伤农”原因复杂,显示出在资源和市场双重压力下,粮食生产亟需调整转型、提升竞争力。
不仅是农业,中国经济整体正面临新旧交替的压力和挑战。有人担心,在经济增长的旧动力衰退、新动力尚未成为主导力量的当下,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或动力消退?
中国经济仍在领跑
今年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基本在500—1200点间震荡,连续多年低于2000点的贸易平衡点。中国出口增速也明显回落,1至8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6%。这一衡量国际贸易活力的“晴雨表”显示,世界经济仍处于低迷中。
在外部压力紧逼的同时,我国经济内部环境也日益趋紧,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显露。截至8月,工业品价格同比连续42个月下降,降幅不断扩大。这既表明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也显示出传统领域产能过剩。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上半年依然保持7%的增速。
“总体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表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
在投资方面,增速放缓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投资明显快于二产投资,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明显快于高耗能行业。在去年利用外资规模位居世界首位的基础上,前8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又同比增长8.9%,说明国外投资者继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
而在出口下滑大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凸显。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接近10%,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务消费持续升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在预期之内,将有利于其经济长期增长。“中国在转向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能保持现有增速,其表现已足够好了。”拉加德表示。
新增长引擎初见端倪
在经济增速略有回落的情况下,近年来全国用电量增速回落明显,铁路货运量增速也出现下降。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这个火车头跑不快了。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对此的看法是,这种变化反映了近年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用电量增速放缓是服务业比重提高、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结果。铁路货运量下降是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运输方式多元化以及生产力区域布局改善的结果。
我国一手抓淘汰落后,一手抓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中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兴起,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
创新驱动中国经济的力量也在增强,由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1至8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到3.1%,同时也下调了很多亚洲国家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保持不变,正是看到了中国在稳健地进行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已初见端倪,新动力正进一步集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目前虽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下降,但代表了发展的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说。
深化改革为经济提供持久动力
本月1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强调年底前要完成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也被认为是商事制度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新一届政府坚决把简政放权进行到底,继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推进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监管,放开一批商品和服务价格,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举措取得了实质进展。前8个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日均新增超过1.1万家,注册资本增长40%以上。
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认为,我国经济中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及“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这些积极变化将成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转轨变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些专家表示,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国内外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上一篇: 瑞士学生发明会爬楼梯的电动轮椅
下一篇: 壳牌风电全天候服务包已全面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