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高庄煤业公司通过从“人控”到“数控”全面升级、从“自动”到“智能”全面提速,全力打造了减人提效、增盈保安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人员减下去,安全有保障
“工作面状况良好,各类设备保护装置正常,符合远程操控要求,安全确认完毕,现在开机生产。”高庄煤业公司智能装备工程师崔高强日前在地面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发出采煤工作面远程生产指令。
随着操作人员按下总控台的启动按钮,该公司1308工作面的17.5米长、70吨重的采煤机像遥控玩具一般听从操控员指挥。推架、移溜、切割、运输……“乌金”被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往地面。
地面远程操控采煤是该公司智能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他们将“三减三提”与“一提双优”建设有机结合,致力于采、掘、辅助全系统智能化建设,先后在井下打造了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全面实现了设备远程操控、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各设备联动闭锁控制,实现了“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自动化生产模式。
在智能化快速掘进作业线上,他们投用了新型掘锚护一体机和智能化综掘机,具备可视化精准定向、远程遥控截割和掘锚支护平行作业等功能,有效解决冲击地压矿井现场施工难题。他们还对辅助运输系统进行升级,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研发了多功能物料装卸机器人;在工作面巷道内全面铺设了一体化锂电池单轨吊;为无极绳绞车安设视频监控;配合集装箱和智能配送系统,实现物料“一站式、可视化”配送。
“现在我们每班7人就能完成以前20多人的工作量,动动手上的遥控器就可以操控采煤机和支架。”该公司综采工区工长曹继德说。
该公司在加强硬件升级的同时,不断完善软件的开发,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优化重组内部管理流程,依托云端集控平台持续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安全技术装备变革。
目前,该公司井上下37个机房硐室已实现无人值守,7部主运皮带全部完成远程集控改造。他们还采取科学、精准的分段式设计,采、掘、洗、运各专业间分段可控、均衡管理,真正实现了“管理信息化、检测数据化、控制智能化”的全流程智能化作业模式。
选煤厂升级,在“调度室里看工厂”
“重介厂房各项设备运转正常。”该公司智能选煤厂调度室操作平台上,各类设备正在自动“汇报工作”。不远处的LCD屏幕上,清楚地显示了该厂520余台设备的运行状况,调度员张光玉正借助视频随动系统,对无人值守岗点及设备进行仔细、认真地实时巡视。
“现在,所有设备在调度室都能实现远程一键启停,设备出现故障会自动报警,员工只需要负责巡检工作。”张光玉指着监控大屏上显示的图像和数据说。
他们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开发了顺(逆)煤流一键启停、煤泥水自平衡、压滤机一键联机以及选煤流程主要环节的PID智能随动、密度智能跟踪等控制系统,实现了选煤流程的智能控制,精煤回收率提升0.5%,年创效1362万元,真正将员工双手从生产岗位上解放出来,实现了由“专岗专技专人”向“无人值守、专人巡视”转变,让在“调度室里看工厂”不再是梦想。
目前,该厂的20个配电室、181面配电柜和近500台设备均已实现调度室远程停送电,仅需1名操作人员就能够完成停送电管理,电工扛着工具包“满厂飞”的现象早已一去不返了。
“自智能化选煤厂改造以来,我们先后建成了可视化巡检系统、数字信息报警系统,不仅使洗选能力大幅提升,作业人数也由原来每班32人减至8人。”该公司智能化选煤厂厂长黄孝奎说。
管理优化,人尽其用
“谁能领着大家多挣钱又保安全,就投票选谁当工长。”
“潘成军是我的老搭档,工作上我们一直配合得很好,我选他到我们班组。”这是高庄煤业公司综采工区开展班组自治“兵将互选”时的情景。
今年以来,该公司本着“井下作业区域化、专业化”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全层级自主管理建设,致力优化劳动组织、精干一线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将两个采煤区队整合重组,成立79人的专业化生产区队,全面担负公司的生产任务。他们将检修、后路维护、物料配送等任务交由专业队伍负责;成立了物料配送中心,推行从采购到现场一站式配送;整合综修厂、机修厂和制修厂,实施设备“一体化”修理。
为进一步放大矿井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创效红利,他们围绕“管理扁平化、人员减量化”“精用工、提效能”的工作要求,采取兼并代岗、操检合一、人才共享等创新举措,对职能相近或职能交叉的岗位进行合并,全面取消3人以上岗位,以“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激励策略倒逼基层单位自主实施管控,切实将单班下井人数控制在200人以内。
同时,该公司多途径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在实现“AB班”轮岗培训、周末集休、有假必放的基础上,在营业范围中增加技术服务项目,选派精干人员托管年入洗能力150万吨的洗煤厂一座;抽调人员远赴山西,以项目部模式,承担山西锦源煤矿巷道掘进和井下物料运输等任务,真正做到人尽其用、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