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今年发布的相关政策,2021年后我国海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补贴将全部取消。为了抢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并网,以获得国家补贴支持,大量风电投资企业正不断扩大产能加紧冲刺。目前,海上风电市场呈现何种发展态势?后补贴时代的海上风电又将何去何从?
“抢装潮”提升行业景气度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海上风电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在建海上风电项目约11吉瓦。此外,广东、福建、浙江已将总规模达14吉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风电企业引发的“抢装潮”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提升行业景气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6万千瓦,同比增长165%,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在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从去年上半年的4.4%提升至16.77%。
上海电气(601727)风电集团总裁缪骏表示,通过规模化开发,可以不断完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建设及运维成本。同时,海上风电“抢装”将在短期内显著驱动产业链需求,给产业链各个环节带来比较多的订单。据悉,今年上半年,金风科技(002202)实现营业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23.47%;明阳智能(601615)实现营收83.21亿元元,同比上升107.24%;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营业收入为56亿元,同比提高72%。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603357)副院长易跃春表示,在“去国补”的背景下,海上风电发展仍需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增长,以合理规模增长带动行业平稳发展。力争到2025年海上风电实现并网2000万千瓦以上,占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6%。
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尽管目前海上风电建设一片繁忙,但是平价上网前的“抢装潮”的担忧也从未停止。业内人士表示,平价上网前夕,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抢装冲刺不够理性,不仅会影响风电企业的投资收益,也会给行业带来安全隐患。
首先,海上风电抢装会造成项目造价上涨。缪骏表示,目前海上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平均在16000元左右,今年因为施工成本的上涨,其单位千瓦造价平均将达17000元。由于现在施工船舶的成本更高,项目单位千瓦造价有可能还会更高。“如果想实现平价上网,海上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成本预计要下降到10000-13000元才能有优势。”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说,如果要实现平价上网,海上风电项目需要达到0.37元/千瓦时的电价,单位千瓦造价要降低到12000元,并且年利用小时数达到3500小时,这样才可能勉强满足风电开发商的收益率要求,但目前离这一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供应链不成熟是海上风电产业需要缓冲过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吊装能力而言,据统计,目前我国已下水的吊装船共22艘,待下水的还有16艘。
易跃春最担心的是施工质量问题。“项目施工期压缩,部分项目多标段施工,船机等施工资源供应紧张,一方面给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带来风险,另一方面造成施工资源紧张,增加建设成本”。
此外,产业链承压大也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产业链能力与开发需求不匹配。”缪骏说,海上风电产业链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超强度的碳纤维等部分关键部件和材料仍依赖进口。此外,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在即,时间紧、任务重。
多举措化危为机
困难已经摆在海上风电行业的面前,如何解决,化危为机?
近年来,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但刚刚步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仍需要政策予以呵护。缪骏认为,海上风电政策须有一定延续性,建议以微补贴、精准补贴代替高补贴、强补贴。
同时,海上风电开发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目前尚未实现平价上网,未来紧密围绕电价成本构成要素实现降本仍然是主要发展目标。”缪骏说,控制造价和提升发电量是实现平价上网的关键。此外,还应切实降低项目的非技术成本,保证项目收益率。
田庆军说,实现海上风电平价上网需要以低电价成本为引导,实现定制化的技术创新。
易跃春认为,海上风电成本下降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因此,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补齐主轴承、叶片等产业链相对薄弱环节,强化运维环节等。
此外,缪骏还表示,要结合海上风电基地,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储能及海洋牧场等多种能源或资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岛”重大示范工程,为沿海城市同时提供高质量、低成本、无污染的电、氢、淡水资源,同时利用储能与海上风电实现多能互补,为海上风电提供更多增收渠道。
易跃春也认为,要按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思路,结合海上风电基地,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储能及海洋牧场等多种能源的海上示范工程,发展培育壮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深远海的海上风电规划研究,推进深远海示范项目的建设。
上一篇: 王文涛抽查黑龙江省冬季供暖储煤情况
下一篇: 产地供给相对偏紧 港口库存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