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0月21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副局长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
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首先我们请赵英民先生作介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赵英民: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情况。首先代表生态环境部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参与、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这五年,我们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地增强。
和五年前相比,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这8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已提前完成,今年1-9月,这8项在去年底已经提前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向好发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今年1-9月份,优良天数比例为87.2%,预计到年底能够完成84.5%的约束性目标。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9项约束性指标将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法规标准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圆满收官。同时,统筹谋划好“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科学确定主要目标和任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十四五”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寿小丽:
谢谢赵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记者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开始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碳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问我国“十三五”期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将如何落实总书记要求完成碳减排目标?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筹备工作做的如何?中方对大会有哪些期待?谢谢。
赵英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提出了中国碳减排的新目标和愿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泛赞誉。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十三五”期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局面,截至去年底,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都已经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
二是重点领域节能工作进展顺利。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19年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的成本,大约节约了4000亿元。中国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60%,通过城镇既有居民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运行效率,有效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惠及2100多万户居民。2010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55%,目前中国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国家。
三是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大约12%,新增装机年度占比超过50%,总装机占比稳步提升,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和未来电力增量的主体,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主体,截至2019年新能源装机在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当中占比达到55.2%,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稳步发展,截至去年年底水电总装机在可再生能源总装机中占44.8%。
四是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进展顺利。加强对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指导,在28个城市开展了气候适应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了三批共六个省区81个城市低碳省市试点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协调。完成了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
五是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多边主义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一揽子成果,和其他国家一道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9月22日总书记郑重承诺彰显了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以及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极大地提振了国际社会共同实施巴黎协定和推动疫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信心,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也为推动疫后经济可持续和韧性复苏提供了重要政治动能和市场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努力实现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和碳中和愿景。一是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你提到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情况,目前相关筹备工作正紧张进行,我们和相关国家密切磋商,目前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刚才赵部长介绍“十三五”这五年是发展成效最大,发展最好的五年,具体成效有哪些?“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十四五”期间还有哪些更好的安排?谢谢。
赵英民:
谢谢你。这个问题很综合,我简要给大家报告一下。
“十三五”期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应该说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和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老百姓感同身受。生态环保的其他重点工作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极大地增强。“十三五”的工作成效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
一是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了党章,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越来越多地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努力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企业依法治污、依法排污,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也在加快形成,全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贡献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顺利,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计划,七大标志性战役进展顺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我们“十三五”期间环境质量改善的情况。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节能提高能效,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19年,“十三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了18.2%,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炭机组达到8.9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系统,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3.4%,京津冀地区煤炭集疏港实现了“公转铁”,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通过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通过大力整顿散乱污企业,有效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为环境守法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逐步调整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促进了产业技术升级和行业企业绿色发展。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落地见效,全面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的机制。排污许可、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等制度相继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河湖长制、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等改革加快推进。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提前完成了中国对外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目标。宣布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率先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积极筹备、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第十五次大会。联合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消耗臭氧层物质累计淘汰量占到了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国家。此外,“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付宝蚂蚁森林等项目还获得了联合国的“地球卫士奖”。
在看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充分肯定“十三五”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质量距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距离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差距,国内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处于高位。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在“三个没有根本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当前国际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风险挑战日趋增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们将把做好“十三五”收官特别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总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根本要求,根据即将召开的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人大审议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推动绿色发展转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大气污染防治和气候变化应对统筹,加强改革创新,强化基础能力,科学设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做好明年工作,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开好局、起好步。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公众最直接的感受是蓝天白云变多了,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国“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大气污染防治的情况,历来是社会广大公众十分关心的一个话题。这方面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同时大气环境的改善情况也是我们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取得成效最突出的一个领域。
“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部会同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归纳成效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成效。化解钢铁产能约2亿吨,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截止到2019年底燃煤电厂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亿千瓦,目前,全国约6.1亿吨左右的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我们在完成火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后,正在积极推动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重点地区的39个城市列入2018、2019年“散乱污”企业清单台账的7万余家企业清理整顿开展专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移交地方政府并督促进行整改。
二是能源结构进一步清洁化低碳化。集中力量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散煤治理,累计完成散煤治理2500万余户。北京以南约20万平方公里基本完成散煤替代。指导督促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设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开展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绿色化。加大铁路和港口的连接线、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不断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去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从去年1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全面供应国六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的“三油并轨”,普通柴油实现国四、国五、国六的“三级跳”。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汽车。2010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目前全国公交车电动化比例从2015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
四是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在重点区域开展降尘监测体系建设,每月通报重点城市区域的降尘监测结果。去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平均降尘量分别是每平方公里7.5吨、6吨和4.4吨都满足目标要求。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地方通过禁烧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去年卫星监测到的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数比2015年下降了42%。
五是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制定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强化重点时段污染治理,实现精准施策。为科学精准、依法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对39个重点行业按照绩效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下一步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突出重点管控时段、空间、行业领域和污染物,特别是加强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进一步优化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范围,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提升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不断深化空气污染治理成果,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清新的空气质量。谢谢大家。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国各地深化生态补偿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请问“十四五”规划对生态补偿的内容有什么考虑?谢谢。
赵英民:
生态补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制度创新,如何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共同分担责任,共同推进保护,这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们主要是在“十三五”生态补偿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扩大范围,特别是要调动上下游、左右岸,生态产品输出区的积极性,明确各方责任、权利。通过市场补偿手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保护的理念实现全流域的共同保护、共同发展。
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科技创新是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利器,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哪些重要科研成果?未来五年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将在哪些方面下大力气,继续发挥好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作用?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科技的确是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应对气候变化,乃至最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核心利器。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在生态环境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有序,前一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了国家大气攻关专项,专门针对京津冀区域雾霾成因给大家作了详细介绍,这就是非常具体的科技支撑的例子。同时在水环境领域,也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十三五”期间,国家在生态环境科技投入方面,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超过100亿元。
二是科技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深化科技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大力推动生态环境科技管理“放管服”。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四是科研组织实施机制不断创新。以“1+X”模式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这两个中心联合全国500多家优势科研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形成“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协作攻关模式。把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的优势学科和优势专家组织起来,形成高水平的联合攻关团队,从运行效果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通过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环境科技方面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在水环境领域,形成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系统与应用等八大标志性成果,建成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太湖、京津冀、三峡库区、淮河、辽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助力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世园会、冬奥会高标准水质目标实现。在土壤环境领域开展了铬、砷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示范,为土壤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提升多重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生态保护领域,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支撑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立。在固废领域,大宗工业固废建材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金属安全处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支撑了无废城市建设。在环境基准领域,首次发布了我国保护水生生物镉和氨氮水质基准,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十三五”以来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有何规划?谢谢。
赵英民:
谢谢你的提问。法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十三五”期间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十三五”期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水、气、土、固等领域环境管理需求,积极地推动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重大法治、重大改革紧密融合,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步伐,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落地,构建了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适应的法规标准框架,取得了积极进展。有三个方面:
一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法律制修订工作。过去五年是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制修订非常频繁的五年。先后完成了环境保护税法、水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等6项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修订工作。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目前正在抓紧修订当中。长江保护法,正在全国人大审议。
二是持续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我们完成制修订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551项,包括4项环境质量标准、37项污染物排放标准、8项环境基础标准、305项环境监测标准、197项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其中配套大气十条的实施,发布了122项涉气标准。配套“水十条”的实施,发布了107项涉水标准。配套“土十条”的实施,发布了49项涉土标准和40项固体废物标准。
三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2017年底,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在全国部署试行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这项工作纳入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最高人民法院去年发布了《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写入了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初见成效,截至今年9月全国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674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健全环境标准和技术管理体系,加大环境保护法律规章、标准规范的实施力度,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新成效服务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我们很关心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展如何,请问,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如何推动和加强大湾区的生态建设?谢谢。
赵英民: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下一步主要是要抓好规划的落实。同时发挥三地各自优势,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谢谢。
寿小丽:
今天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非常感谢赵部长,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下次再见!
上一篇: 西安 一座新能源汽车重镇正加速崛起
下一篇: 国家发改委: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