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进入四季度以来,国内煤炭供应偏紧影响持续发酵,且随冷冬预期兑现,下游用户积极补库备货,沿海煤炭市场整体强势运行。在此背景下,政策调控措施增加,但受制于对国内供应补充作用有限,沿海煤炭市场仍强势运行。
北方港口煤价持续在红色区间运行
9月底秦皇岛港动力煤价格已上涨至600元/吨以上,且除10月中下旬出现短暂回调外,整体呈继续向上突破态势运行,截至12月1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主流平仓价格在633-638元/吨,较9月底累计涨幅在28元/吨左右。在此背景下,政策调控尤其煤炭进口政策松动预期增强。
四季度煤炭进口政策变动频出
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煤炭进口政策整体趋紧;但进入四季度后因国内煤炭增产情况不及预期,煤价持续高位强势运行,进口政策也出现一定松动以调节国内市场,整体来看松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0月中旬东北地区进口额度增加。因今冬东北地区供应缺口较大,东北地区首先获批新增进口额度,其中吉林地区新增500万吨进口配额,优先满足省内发电供热企业需求;黑龙江、辽宁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2.11月中下旬国内多地进口额度增加。11月北港库存回升不及预期,下游电厂日耗逐渐攀升,沿海煤价持续高位运行背景下,国内多地进口额度有所增加,粗略统计分配额度在1000-2000万吨左右。
3.11月底12月初国内局部地区已到港进口煤通关速度加快。目前广州局部地区海关确已通知11月30日前到港的进口煤(除澳洲煤外)可按照相关规定清关;此外近期广西、浙江等局部地区也有部分印尼煤卸货。
进口已现松动为何沿海煤市仍在升温?
9月底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涨至600元/吨以上,突破政策调控红线,市场各方政策端调控预期加强。一方面等待国内增产保供措施出台,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国内原煤日产量却出现18万吨的环比下降,且进入11月后安全事故频出,进一步打击煤矿生产积极性,增产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另一方面9月底市场多认为进口松动将对国内煤价形成打击,随进口煤进入国内市场,内贸煤价格将有回落。
但为何进口已经出现松动,但国内沿海煤炭市场却继续升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新增进口配额有限。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10月份累计进口煤炭25315.5万吨,同比下降8.3%,而其中进口动力煤方面更是减少至18242.34万吨,较去年同期降幅达到10.06%。10月当月动力煤同比降幅已达到62.35%,这意味着到今年10月份左右,国内多数终端进口额度已用尽;若无新增配额,11-12月国内进口动力煤数量同比继续大幅回落可能性较大。而尽管市场流传的2000万吨新分配进口配额可全部落地,数量上也仅够弥补1-10月份的同比减量,在11-12月份下游用煤需求好于往年同期情况下难以补充后期需求增量。
2.进口煤到货仍需时间。东北地区首先获得新分配额度,主要出于解决东北地区供应缺口过大问题、稳定民生考虑,对沿海煤炭市场影响有限。后期国内其他地区也有新分配额度发放,但进口煤到货并非一朝一夕。一方面除广州局部地区海关已通知清关速度加快外,国内其他地区进口煤通关仍需时间;另一方面此前三季度伊始国内多数终端已因进口额度耗尽而暂停进口煤采购,至11月中下旬新增额度分配后电厂进口煤招标计划才陆续释放,这部分量则或将在12月中下旬才能到货补充国内供应,短期内电厂补库仍较以内贸煤为主。
3.冷冬预期兑现,下游备货需求高涨。国内煤炭增量空间有限,北方港口优质煤资源短缺问题迟迟未有缓解;但冷冬预期逐渐兑现,下游电厂逐渐进入用煤旺季,且需求好于往年同期。水电逐渐消退,居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沿海部分电厂日耗早于20天左右提升至去年高峰水平;但库存尚未补充至高位水平,库存可用天数低位徘徊,且有继续下滑预期,下游用户备货拉运积极性高涨,北方港口作业船只数量持续在高位水平运行,支撑贸易商挺价惜售心理加强。
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沿海煤市或将继续高位运行
目前看进口煤对国内市场的补充作用短期内难有体现,同时因进口澳洲煤政策不确定性较强,国内部分用户仍在维持观望;且年底国内主产区多数煤矿年度生产任务基本完成,后期以保安全为主,生产积极性有限,供应将延续偏紧状态。下游电厂日耗继续攀升预期较强,库存可用天数继续下滑可能性较大,补库需求将持续释放。整体来看沿海煤炭供需矛盾难有改善,或将继续强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