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风电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应敢于走出去,让国际市场认可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能力和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让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一位华锐风电高层在第七届外洽会期间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
以“新常态、新机遇:开启海外投资大时代”为主题的第七届外洽会于10月22日—23日在北京举行,重点突出“一带一路”战略新构想,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其中,风电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产业,而风电企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将驱动海外投资进入全新阶段。
海外融资问题
随着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风电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中国的风电产业已形成集资源开发、产业技术、整机装备和配套零部件制造、风电市场服务及金融体系支持协调发展的系统化格局。中国风电制造企业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行业领先,再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近十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从原来的“追赶者”开始逐渐转变成业界的“领跑者”。
近几年来,包括龙源电力、金风科技、华锐风电、明阳风电等在内的风电企业不断“走出去”,瞄准海外市场投资风电项目。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共有5家风电机组制造商向国外出口风电机组,已发运出口共189台,已发运容量共计368.75MW。其中,机组销售项目占总出口的72.5%,其他为EPC和投资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和减排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风电将在世界各国迎来高速发展期,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国门,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将有利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水平的大幅提升。不过,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风电企业在参与国际风电市场竞争时,还将面临项目融资的问题。
据华锐风电研发负责人华青松在外洽会“新能源投融资国际合作论坛”上介绍,在项目融资方面,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对制造企业进行支持,制造企业使用设备作为融资来源,设备制造企业提供融资、项目建成后金融机构进入,当地银行进行项目融资,这是实现海外项目融资的四大途径,融资支持以及不同融资方式的应用是项目得以成功的战略关键。
华青松以华锐风电意大利卡拉佩13.5MW项目为例。在此项目建设中,双方在风场建设及质保期内,以设备分期付款方式展开合作,对风场进行技术性尽职调查后,2015年2月项目由当地意大利银行提供融资。
业界认为,中国风电产业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中国企业从事海外业务时因对当地情况了解不足,容易对环境保护、劳工、税收、货币、合同条款、法律法规、工期等方面的风险预判不足,导致工程成本增高,项目执行过程比较艰难,最终可能使得所承建的风电工程项目盈利情况低于预期的情况。
创新业务合作模式
我国风电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在外洽会的助推之下,将有利于以新能源技术、产品、装备为重点的“中国制造”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风电企业“走出去”主要是风电设备制造商和开发商,其中龙源电力是国内最大的风电开发商,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在南非、美国、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家成立了海外项目筹建处。作为国内风机制造企业华锐风电“走出去”战略已实施多年,目前已执行14个海外风电项目,分布在西班牙、意大利、瑞典、土耳其、美国、巴西、南非等9个国家,累计并网发电项目363MW。
上述华锐风电高层表示,积极拓展国际风电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不仅有利于企业展开差异化竞争,避免单纯的价格战,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当我国的风电企业走出国门之后,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能资源,客户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由此国内的风电企业将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的竞争也将有利于我国风电产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华锐风电等风电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力求在海外风电市场取得突破,开展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将成为工作重点。比如,开展风电场投资业务,考虑直接收购中小型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加快市场突破。合作模式方面,则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以设备租赁或技术入股的模式,或通过过渡融资的方式参与风场的建设和销售。除此之外,还将通过已建立的国际客户资源平台,寻找当地合适的合作伙伴,借助合作伙伴的市场资源来共同开拓本土市场。
不过,业界人士指出,提高我国自主风机设计制造水平,打破国际风电技术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在国际风电标准体系制定上的话语权,是目前国内风电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 GE计划向印尼油气部门投资10亿美元
下一篇: 小产品大作为 长城润滑油以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