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爆发在中国很多城市的雾霾问题让人们伤透了脑筋。雾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一份有关北京雾霾成因的调研报告分析称,外地污染环境传输、煤炭消费、土壤粉尘、油烟及机动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北京城市雾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机动车尾气的影响权重大约在20%。外地传输因素主要是指周边地区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转移。鉴于城市是机动车的主要聚集地,城市机动车的升级换代自然成为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现阶段大力倡导的用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就是具体的实践。目前很多城市有这个计划,有的已经开始实施了。
新能源汽车由于使用电能,实现了尾气零排放,对于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定会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考虑到空气的流动性及污染的区域传递因素之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要想真正达到改善大气环境的效果还需要一些附加条件。换句话说,如果要发展城市新能源汽车,仅有城市自身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是远远不够的。从城市系统运行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城市的能源供应要依靠自身或其他地区的能源生产系统的支持方能有效运行。
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载体与工具,其消费的电能依靠什么途径来满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城市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力主要来自煤电,且无论是来自城市自身的供应系统之内还是区域之外的供应系统,大电力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没有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大的突破,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带来的只能是能源供应地的污染加剧,比如粉尘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等。这样一来,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少了,但其他污染又随之而来了。如果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看,能源供应链覆盖的地区的能源供应如果不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保持与时俱进,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效果只能是有限的。所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不能仅从新能源汽车本身使用的环节来看,还得看上游能源的生产与供应结构如何,也就是说要从新能源汽车运行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
若能大面积推广天然气发电,实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城市自身或能源供应地区的电力生产系统更新换代,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业界需要为此付出努力,因为现阶段国内大面积发展天然气发电还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这方面国外有成功的例子,例如美国。美国自“页岩气革命”爆发以来,国内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14年国内消费天然气规模已达7600亿立方米,较2011年增长了700亿立方米。美国天然气出口也是受到限制的,除少量出口墨西哥、日本等国家地区之外,天然气基本上实现了国内消化,天然气主要流向之一便是发电领域。如今,天然气已经大量取代煤炭成为美国国内电力工业的主要燃料,2011年以来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便与此相关。当然,美国天然气大面积推广与自身天然气禀赋丰富有很大关系。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产业发展条件现在还不能像美国那样丰富和成熟,但是考虑到目前国际市场天然气供应充裕,价格相对低廉且有可能在中长期内持续下去,可以考虑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引进。同时,建议政府调整现行天然气利用政策,鼓励天然气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发电领域的应用。低气价是利用天然气的好时机。
并不是说国内用天然气发电取代煤炭发电是改善电力产业的唯一路径。除天然气发电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只要条件允许、经济高效,未尝不是改变现有电力生产结构的好办法。之所以强调天然气发电,主要是当前天然气勘探开发较为成熟,供应相对充分。国内业界人士做过这方面的测算,结论是对于传统的汽油车而言,在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下,发展纯电动汽车节能是有效果的,要好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但在减排方面,若从全周期考虑,新能源汽车二氧化碳排放还略高于燃油汽车,就是因为我国电力供应来源主要依靠煤炭。但是这个现象不是无解,而是有改善的空间,理由就是上游的能源结构趋势是可以发生改变的,部分领域的变化还比较大。如果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在电力生产中的比重能够较大幅度提升,核电、风能、太阳能、水电的比重越高及规模越大,城市电力供应清洁化供应程度就会越高,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就会越好。也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效果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环境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是没有地区界限的。看起来一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似乎只是“点”上的事情,但这个“点”的运行可是需要“面”上的配合。后者不仅涉及地区之间的配合,也涉及产业之间的配合。只有实现点面结合,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方可有实质效果。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任重道远。(作者:罗佐县,为经济学博士,能源经济学者)
下一篇: “环保约谈”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