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0日讯 北方供暖季刚进入第一周,部分遭遇严重雾霾污染的城市PM2.5一度攀升达每立方米1000微克。9日夜间起,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也出现霾天气。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这次北方的霾“来者不善”,将会持续一周时间。至此,北方每年冬天的“抗霾季”终于又一次不能幸免地到来。
11月10日一早,北京也已被霾和雾覆盖。中央气象台11月10日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和霾黄色预警。北京市气象局专家分析,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主要成因是,无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风力小、湿度大。
具体来说,近期无明显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使低层风力小,大气流动性差,且有利于低层逆温的维持;同时暖湿空气势力相对较强,偏南风水汽输送使低层湿度持续较大,对雾的形成较为有利。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得不到有效的扩散,而在低层堆积,导致雾霾天气持续。
在静稳天气条件下,11月10日开始,华北、东北温度、湿度双双偏高,不利于扩散,污染物不断聚积,浓度将逐渐上升,峰值可能出现在12日、13日。此后,雾霾将接连经受三次冷空气考验,但直到17日才会被驱散。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我国中东大部地区以阴、雨、雾、霾天气为主。”专家表示,雾、霾持续期间虽然有几次冷空气过程,但都不足以有驱散霾的强大势力。
人们盼望的三股冷空气何时到来?“第一股会出现在11月13日,一个高空槽影响华北地区。但由于这股冷空气‘不接地气’,对低空影响不大,对雾霾发展仅能略微起到抑制作用。此后天气又会转为小风、高湿、高温。第二股冷空气于15日到来,但位置偏东,势力也不强,可以减弱华北北部雾霾影响。”张涛说。一直到11月17日,较强冷空气过境,华北整体转变为北风,霾才会逐渐消散。
此次天气过程有大雾与霾并存的特点。专家表示,由于静稳天气常常覆盖很大范围,因此霾天气通常也会统治一整片地区。而在此次天气过程中,华北、东北地区以霾和轻雾为主,河套地区却主要受夜间到凌晨的大雾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两地的湿度条件不同。
张涛分析:“大雾中的能见度不足1000米,它的产生需要足够的湿度条件。”在华北和东北,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而空气湿度不是很高,在这种条件下,容易形成霾和轻雾。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雾、霾天气造成能见度下降,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应该注意防范。此外,雾、霾天气下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多发,加之湿度较大,天气阴冷,容易引发感冒,公众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生病。
上一篇: 前10个月安徽省用电量小幅增长
下一篇: 大唐汉江旬阳水电站项目获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