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杀入到智能汽车领域的时候,人们的关注点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只是当好多手机企业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到汽车行业的时候,这个市场真的会如手机市场那样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其实当特斯拉的火爆致使其在资本市场如日中天之后,直接把马斯克保送到了全球首富的位置,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而一旦一种趋势得到延续之后,就会有大量的新生业态探索者杀进来搅局,并寻求发展机会。
于是我们看到了包括苹果、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恒大等企业都进入到了新能源车市场,希望获得先发优势。当然,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特斯拉给塑造了一个标杆。不过,鲜有人看到贾跃亭FF的困境,总以为自己是可以超越过去的,在新能源车市场获得属于自己的荣光。
但我们也不要忘记,隔行如隔山。虽然,智能汽车时代,已经和传统的汽车工业有了天壤之别,但是基本的框架不会发生逾越,比如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智能化越来越密集之后,任何的“软故障”或许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在这方面,包括特斯拉的问题,都一直是市场诟病的焦点。因为一些安全隐患,在智能化之后,或许更有不可控的难以预见性。诚然,传统的汽车业也有这些问题,3·15晚会上也曾曝光过一些安全隐患。不过,相对而言,机械化时代的可控性或许人们还可以接受,而智能化之后的安全裕度就要变得迷离起来了。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即使推向市场,也会是巨大的隐患。
当然,市场或许就是需要一个概念和预期,对于过于现实的问题还没有仔细考虑。这也是为何还没有造出一辆车呢,恒大汽车的市值已经突飞猛进地飙升了。再比如,一些手机厂商也纷纷杀进了汽车市场,谋取的又是什么未来?其实,最简单的一点是焦虑。害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只是进来就不会错过了吗?
同时,无论是智能汽车还是新能源车,都面临着大量的研发投入,涉足其中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大手笔的投入。最新爆出的是小米公司的涉足。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确定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其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的总投资额将达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小米进入到汽车领域,图谋的是啥?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的愿望。此前,相关的揣测就已经满天飞了,而且资本市场给予小米的预期和估值也在上升,就是看中了在这个领域未来的机会,至于是不是真的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资本市场估计也没有想那么长远吧?
有意思的是,小米表示,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只是,有多少潜在用户会去购买一台小米汽车?谁也说不清楚。当然,小米是踌躇满志的,而且,与华为不同的是,小米是要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也就是说,未来是对标蔚来、理想、小鹏汽车这些造车新势力的。
由于有特斯拉、蔚来汽车的财富效益点缀,市场对于这个概念的追逐力度一直很大。这也被认为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要进入这个市场的根本驱动力所在,互联网科技公司能参与造车,离不开被迅速催熟的汽车产业链。自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特斯拉不仅为国产新造车带来了“鲶鱼效应”,还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本土智能汽车产业链。不过,汽车业毕竟是重产业,看看贾跃亭的艰难其实也可以管中窥豹。事实上,造车远比制造智能手机要复杂得多,供应链也更长,造车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同时也会给一个公司带来长期的财政负担,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就只能是一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