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报道:漆成绿色的17路公交车,缓缓开出杭州西园路公交车停车场。车体右侧印着“万向纯电动客车”字样,向外界表明它的身份。隔着一条马路,是一座由万向集团投资的充电站。记者造访时,几名身着白色万向集团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对一辆电动客车进行检修。杭州市共投放了5辆万向纯电动公交车,往返于西园路和松场社区,示范运营是其主要身份标签。
由于缺乏整车生产资质,矢志造车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开启造车之旅。
鲁冠球显然缺乏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式的幸运。上世纪90年代,李书福哀求主管部门给予“一次失败的机会”;2010年,吉利汽车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成为当下最耀眼的中国本土车企。而自1999年正式立项开发电动车,万向集团围绕电动车项目累计投入逾35亿元,但仍被一纸批文挡在“整车制造商”的大门外。
“我这一代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鲁冠球曾这样表明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决心。但在缺乏合法身份和市场并未启动的双重尴尬现实面前,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的造车梦想究竟该如何突围?
电动车开路
明亮崭新的万向电动车大楼坐落于杭州萧山建设二路,整洁漂亮的花园式草坪映衬下,更显气派。步入楼内,却颇有些冷清。一辆长约12米的纯电动客车框架模型占据了大厅入口的展示区域,屏风背后依次摆放着纯电动轿车、车用电池等样品。大厅右侧是万向集团新能源全球布局模型。
两公里之外的北塘路上,是万向电动车的另一个厂区。按照规划,万向电动车建设二路工厂负责电池研发和制造,北塘路工厂定义为“车辆研发中试基地”,负责成品车的试制、检测和制造。
崭新、庞大与些许冷清是万向电动车两处厂区的共同之处。北塘路工厂厂房与主楼采取连接式结构,呈长方形,共设有5条生产线,除了涂装线外,还设有车辆检测线、商用车总装线、轿车改装线和焊装线。不过记者在现场只看到约40辆客车,并未看到纯电动轿车。近百名工人在车间内作业,万向电动客车电池位于车体两侧行李箱位置,焊装工人在该位置安设一个底座,电池即搁置其上。除了厂区门口的停车场,厂房四周狭窄的通道上也停满了或新或旧的电动客车。
“5月份以前没怎么生产,现在每个月生产十几二十辆吧。”负责组装的车间工人向明(化名)对记者说道。
由于没有整车生产资质,万向电动车不得不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通过示范运营的方式上路行驶。“应该说没有目录就上不了牌,但因为万向对当地GDP、税收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强行给它(万向电动车)上了牌。”一位知情人士说。
2012年,万向集团向杭州市公交集团交付了5辆纯电动公交车,后者将5辆车安排至旗下第一公汽公司,专职17路运营。第一公汽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万向纯电动车售价为150万元,在路况较好的“西园路—松场社区”路段,单次行驶里程可达150多公里。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万向集团就交付了第一辆杭州市Y9路纯电动公交车。但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该项目后被指以“失败”告终。记者前往万向电动车公司北塘路工厂时发现,仍有数辆Y9线路纯电动客车停放在该工厂内。2010年,万向电动车制造的上海世博纯电动大巴冒烟,再次引发外界争议。
万向电动车公司高管曾在国内一些论坛上披露,2010年前万向纯电动车累计售出约600辆,但之后万向集团并未发布新的销量数据。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万向集团此前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后者前后采购了约150辆电动服务车。此外,上海世博会期间万向集团交付了210辆电动公交车,杭州和南京公交公司采购了数辆纯电动公交车。2010年,鲁冠球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前10年电动车“没有挣一分钱”。
赚大钱的机会?
即便如此,万向集团依然坚定造车不动摇。根据万向集团规划,布局电动汽车与太阳能两条新能源产业链,是该集团面向未来10年的重大战略转型。2010年底,万向集团宣布,条件成熟时,将电动车公司注入到上市公司,但并未给出时间表。
下一篇: 15辆大连造电动车免费服务达沃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