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新能源
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环保概念的风行,令新能源技术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汽车革命。作为全球第一的汽车生产大国,中国能否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实现“弯道超车”?
值得庆幸的是,在政府的力促下,新能源汽车俨然迅速步入快车道,成为近两年国内汽车市场最具热点的关键词。
2010年9月,国务院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正式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十年规划》),也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
《十年规划》提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要达到“初步产业化”的目标,市场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到2020年,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同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与国际发展同步,平均油耗目标高于美国,与欧盟处于同一水平。
为此,中国政府计划投入千亿元资金以扶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甚嚣尘上。在众多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信息的集中炮轰下,新能源汽车的量产,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我们在跑,对手也在扬鞭奋进。今年2月,宝马正式发布了全新电动车子品牌——宝马i。2013年,宝马i3将成为宝马集团第一款专为城市交通打造的纯电动量产车型,同时,第一款量产电动跑车宝马i8也将上市销售。
显然,眼下各家跨国公司已经做好准备投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热潮。中国汽车公司能否凭借现有的技术和政策优势后发制人,成为赢家,仍是一场阴晴不定的赌局。
新能源汽车提速大比拼
奔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森雅纯电动车会是什么样?在一汽新能源规划中,今年7月,这些新能源汽车将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会陆续从生产线上走向真正的量产。
昨天,记者从一汽集团获悉,这条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计划位于长春,将投放奔腾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森雅纯电动车型等产品。
从概念奔向现实。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里,赚得盆满钵满的各外资合资企业,大多都拿出自己的看家绝活。而面对自己家门口的大好市场,自主品牌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大好时光。
【民族品牌】抱团谋变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1年更被国家确立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每一场技术变革的战役中,最终胜出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尽管几乎所有汽车厂家都已经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战场,但并非所有汽车厂家都会为了飘忽不定的未来而全力以赴,更何况眼前的一切已经足够让人操心。
东方今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插电式和纯电动车成为我们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此后,去年8月,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成立电动车联盟,图谋整合资源,“以联盟的方式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快速、有效地突破电动车产业核心技术,尽快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在16家联盟中,只有一汽、东风和长安汽车三家整车企业,可谓是得天独厚,根正苗红。三家汽车集团也都有各自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东风集团计划未来5年投资30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长安集团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占其总销量的30%,而一汽集团则将技术主攻的方向瞄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并将混合动力系统商品化量产的时间表锁定在2012年。
在这个大潮中,面对着越来越热的新能源汽车,一向被视为“中国汽车老大哥”的一汽集团开始逐步明确自己的新能源发展方向,高调发布了自己的低碳节能技术战略——“蓝途战略”。且不说其他,单是计划在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投资98亿元,共计开发13款新能源乘用车和3款新能源商用车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到一汽在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商品化、规模化发展上的努力。
一汽集团的电动车战略是“从两端入手”,对于1000公斤以下车型将采用纯电动;1200公斤以上车型则采用混合动力。
据悉,一汽与长春市政府初步达成1000辆新能源汽车的采购意向,主要是奔腾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列,属于强混车型,今后将视配套设施建设进度来逐步交付。
下一篇: 福田新能源车突破3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