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周刊登了世界银行发布的专题报告《The China New Energy Vehicles Program :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中有关该行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中政策、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看法,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上的比较研究。
本期将刊登的是这份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挑战的论述。
中国正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汽车电动化行动计划,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NEV)。但它正面对4个挑战,这些挑战和世界其他地区面对的没什么两样。
挑战之一存在于需求端,是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客户接受度能有多少。这一点我们现在并不知道,但人们普遍认为不论纯电动汽车业务取得怎样成功,在2020年之前的十年,它还是满足不了“早期使用者”是的需求。购车成本会是今后十年的中心问题,因为政府会逐步取消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和激励措施,因此电动汽车的成本需要显著降低。
即便中国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整体投资会高达150亿美元,但仍不足支持续10年的购车补贴。而且如果消费者无法发现电动汽车的价值,就很难说服他们接受它。
图1是对未来20年中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全寿命周期总成本(TCO)的比较。
眼下,汽油汽车、HEV和PHEV的TCO相似,而纯电动汽车的偏高。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和激励,目前后者甚至在未来3、4年内,都很难与前面3种竞争。未来10年中的大部分时候,HEV和PHEV的投资回报都会高于EV,甚至在2020年后的10年中依然会是这样。如图2所示,EV与PHEV成本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汽油车的价格相对稳定,而它们的价格下降15%~20%。
中国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即便EV的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低于普通汽油车,但它的前期购买成本要远高于后者,且其投资回报周期也远远超出了大部分消费者或团队购车用户的心理预期。
尽管可以通过租赁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要使EV真正成为传统动力汽车的替代车型,中国还必须解决两个障碍。首先是需要建立与汽车有关的融资市场,它现在并没有广泛确立,需要开发。其次是尽快建立车用电池的二级市场,这可以让车用旧电池用于其他用途,例如储能。
中国面对的第三个挑战是设计一套既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又可以解决商业问题的总体方案。在这一方面,各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或许美国面对的挑战是最大的,欧洲次之,中国最低。美国的问题是因为它那老化的电网被认为非常脆弱,而且电力公司归属各州的公共事业委员管辖,而后者并不愿意投资像充电基础设施这样收益率差的商业项目。欧洲的电力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不受单个国家管辖,因此不存在美国这样的监管问题。
相对而言,中国的复杂性最低,因为它只有两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这种格局会给中国带来明显的优势,尤其在统一标准制定方面。
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是,它的电力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对较高;专家还预测认为,由于现有和新建燃煤发电容量依然有较长剩余使用期,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电网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汽车的电动化趋势将会帮助中国实现能源供给独立的目标,可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个趋势还可以使中国在继续使用现有电网的前提下,能够减少部分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借助新能源汽车实现低排放目标,它就必须制定审慎的政策框架,并辅之以配套的连续监控制度。这是中国面临的第四个重大挑战。
上一篇: 郭小戈:新能源路线争论 勿耽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