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搜索

传统车型仍是主角 新能源车与市场有差距

时间:2021-04-21 05:50:14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2011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上各家展台虽然热闹,唱主角的依然是传统动力车型,在200余款参展车型中,新能源汽车的参展规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记得在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新能源的概念一下子闯进了人们的大脑,总共展出的各种新能源汽车将近30款,这在当时也被称为是最大的看点。三年后的今天,带着种种期待的人们却发现,能开上一辆新能源车还不是那么容易,至少现在是这样。

  在车展现场,有的企业拿出了自己的电动车产品,并且列举了很多试运行成功的案例,有不少观众通过之前的了解,认为这应该是最有希望能够买到的自主品牌电动车,但介绍人员列举了一大串技术参数和充电时间之后,很多观众的感觉是“不放心,不方便”。

  如果说电动车的充电和续航是制约瓶颈,那么油电混合车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和以前车展相比,现在的观众明显更专业了。一些厂家同时展示出了混合动力的车型,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像问起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一样,介绍人员在解答混合动力车的一般技术问题时还都能对答如流,可当提到上市信息时却就只能摇头表示不确定,而被追问是否是自己的技术时,有的就干脆绕到其他话题了。

  也许和乘用车相比,市场化特征更明显的客车行业能够在新能源领域起步更快,目前国内有二十多个城市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客车的商业化推广已经领先于乘用车。但谁都知道,要想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普及,还是要让这些技术出现在满大街跑的小轿车上。除了在很多人看来产品技术不够成熟,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打消购买念头的还是高昂的价格。

  企业的困惑

  从2010年3月正式上市到12月底,比亚迪两款新能源汽车F3DM和E6仅分别卖出417辆和63辆。事实上不只是比亚迪,目前所有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上市企业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在新能源具体不同的技术选择上,国内的多数车企目前还不敢独自杀出一条出路。因为哪怕政策上再出现一点点调整都有可能导致正在研发的产品成为失败的实验品。

  中国十年前开始推进新能源车,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0家中国汽车企业目前已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在这一领域一直走在前列的当属比亚迪,从电池材料、电池到整车均为自己开发,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表示:“比亚迪没有依靠、没有退路,要想今后生存和发展,只能靠自己去搏。”

  中国目前共有1000多家电池厂商,动力锂电池厂商数量占全球总数的17%,但总规模仅相当于LG一家厂商的大小。在中国,整车厂商对国产动力电池组的质量并不放心,导致很难形成电动车的批量上市。

  已经在全球实现量产的日产和丰田也摸不透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对于是否在中国进行技术合作也是举棋不定。据了解,在上一代普锐斯停产一年半后,丰田加紧了最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的国产化进程,虽然受限于成本过高的问题,丰田也不会愿意将最核心的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带到中国。

  前不久,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曾经向媒体透漏,到2011年年底,全部奥迪国产车型将统一采用微混技术,但是奥迪目前并没有直接把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宣传的主打招牌,仍然坚持轻量化车身带来的节能优势。可见,国外的汽车品牌更关注用户的使用感受,节能只是亮点之一,也许这样在其他方面逐步推进的想法对企业来说更符合实际。

  政策先行

  谨慎的不仅是企业,政策出台的速度也开始放缓,原本预计上半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2年)》迟迟没有出现,从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到《规划》的缓慢推进程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目标尚不明确。

  回顾以往,中国新能源车的研发前景是令人鼓舞的,2009年年中,中国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部署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在13个试点城市中,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小型汽车类混合动力车补贴是5万元一辆,但是在试点城市武汉,新能源销售的情况基本停滞不前,由于补贴条件有诸多限制,很少消费者能够拿到补贴款,而且国内销售的新能源车并不多,新能源汽车价格高于同档次的内燃机汽车,目前市场上还难以接受电动车的价格。

  美国Gartner市场调查公司最近公布了一份调查结果,以美国消费者为对象调查了其下次购车时会选择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果显示,第一位为汽油车、第二位为混合动力车、第三位为天然气车、第四位为EV电动汽车、第五位为柴油车。其中选择电动车的受访者最在意的还是价格、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Gartner指出,目前美国市场上的电动车还不能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如果美国政府机构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电动车市场,就需要扩大电动车购车补助金项目的资金量。电动车厂商自身也需要考虑向消费者租售电动车电池等新销售模式。不过,Gartner没有改变之前的预测,即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份额到2020年估计只有5%至8%。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建国在车展研讨会上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国外的产品水平比我们要高,但市场接受程度和中国市场接受程度一样,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还在观望,对于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就有了机会,合资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现在如果引进技术就会存在经济亏损与否的问题,合资企业再采取传统引进外国汽车的做法就存在着可行性方面的障碍,因此也提出了自主开发。”

  对于自主汽车品牌来说,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销量、质量、造型、技术……每一个问题都不敢马虎。普通的自主品牌汽柴油车都会受市场和政策的变化震荡洗牌一阵,要想让新能源车出现在我们的车库里可能还真的需要一段时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上一篇: 关注未来 奥迪蓄势发力新能源

下一篇: 2011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研发情况盘点

相关文章

全民追“狗”潮!哈弗大狗2.0T全版本车型震撼上市
潮野出击,“犬”力以赴。2021年4月20日,备受期待的哈弗大狗2.0T全版本车型正式上市,共推出中华猎犬版和哮天犬版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14.59万元和16.29万元。同时,哈弗大狗新增了黄狗、蓝狗、青狗三种今年最潮流行色,致敬极色美学
全民追“狗”潮!哈弗大狗2.0T全版本车型震撼上市2021-04-210
“5+5”作战群首秀 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出征2021上海车展
4月19日,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强势亮相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5+5”航母作战群成员哈弗、长城皮卡、WEY、欧拉,与正式独立、全球首秀的坦克共五大整车品牌,以及未势能源、蜂巢易创、精工底盘、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电气五大零部件公司集结出击,大秀硬核实力,掀起2021上海车展“长城热潮”
“5+5”作战群首秀 长城汽车“超级航母”出征2021上海车展2021-04-211
全新技术品牌发布,思皓汽车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4月19日,江汽集团携旗下新品车型亮相2021上海国际车展,同时,思皓汽车正式发布全新技术品牌——智能汽车模块化架构,并命名为“MIS 皓学”,以深厚技术积淀、前瞻技术布局和创新技术理念,宣告正式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全新技术品牌发布,思皓汽车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2021-04-210
捷豹路虎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21上海车展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于今日正式开幕,捷豹和路虎品牌携多款重磅车型震撼亮相,实力呈现新现代豪华主义的独特魅力和与生俱来的英伦风尚。车展首日,捷豹路虎强调中国市场必将成为推动捷豹路虎“重塑未来”全新全球战略的保障与加速器,诠释对新现代豪华主义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战略布局
捷豹路虎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2021上海车展2021-04-210
LG新能源成为全球首个同时加入RE100、EV100的电池企业
4月15日,LG新能源成为全球电池行业中首个同时加入RE100和EV100的企业。LG新能源承诺在2030年前,在全球所有生产经营场所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并将LG新能源的运营车辆全部更换成新能源车型。此举将是LG新能源全球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奠定企业ESG经营的坚实基础。
LG新能源成为全球首个同时加入RE100、EV100的电池企业2021-04-211
E周看点丨26.5万电动野马硬刚Model Y;贾跃亭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E周看点丨26.5万电动野马硬刚Model Y;贾跃亭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本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哪些大事件发生?贾跃亭被罚2.4亿,终身禁入证券市场4月12日,乐视网发
E周看点丨26.5万电动野马硬刚Model Y;贾跃亭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2021-04-2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