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再看一段时间吧。”在刚刚闭幕的工博会绿色电动车展区,驻足很久的参观者听了介绍后,还是做出了“等一等”的决定,尽管这辆刚上市的上汽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售价23万元,与同类型轿车相比便宜了2-3万元。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工程师谢泽金坦诚道:“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力推新能源汽车,然而就目前销售情况看,确实不太理想。”
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曾提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郭孔辉经过调研发现,这个目标肯定不能完成,如果把已经悄悄占据了中小城市“半壁江山”的低速电动车算进来,则可能接近实现,然而这些低速电动车并没有获得国家认可,它们上路还需一张“准生证”。
有出生证的车不受欢迎
国家从“十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对新能源车的投入从8亿元增长到50亿元,涉及到200多家整车厂、供应商和科研院所。
大量的资源都投入到技术先进、标准严格的大型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在这个标准下制造出来的汽车,一个字概括,贵。
上海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他们平均一年只能卖出一辆,因为和相同类型的汽车相比,它的售价要高出15-20万元,尽管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有相应补贴,最高可达12万元,但是销售量仍不见放大。
另外一个影响销售的重要原因是充电问题。我国道路沿线的充电站稀少,充电接口的大小、电压都不统一,纯电动车在路上遇到意外情况,很难找到充电处。
在价格劣势和充电隐忧下,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上,碰了壁。
受欢迎的车没有准生证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低速电动车已逐渐占领了山东、浙江等地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
谢泽金告诉记者,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尚未出台具体标准,套用普通汽车标准,汽车时速在100公里以上的,为国家支持生产的汽车,而时速在75公里左右的,即为拿不到“准生证”的低速电动车。
价格便宜自然是一大法宝,3-5万元的售价、运行成本为同级别燃油车的1/3,让它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小型城市,行车距离比较短,充电问题不突出,可见,解决了这两大问题,电动汽车就有市场。
尽管占据了市场,但是却未被认可。阻碍其拿到“准生证”的最大原因就是,这类车应该如何管理没有标准。以上路为例,划归到机动车道,速度太慢;划为非机动车道,又怕影响自行车,想来想去,还是禁止其上路比较好。郭孔辉院士认为,不同速度的交通模式管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需要制定规则,而非一味回避。
新能源汽车路在何方
成本、寿命和重量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郭孔辉说,低速未必等于低技术、低质量,因为电动车的价格、重量和目标行驶距离成正比,所以按照实际需求选择节省的最高车速和续驶里程,才是电动车发展的可行之路。“许多时候根本用不到那么快的速度,设计了过高的指标,就是资源浪费。”郭孔辉说。
是靠低速电动车拉动市场,还是坚持高端,跟国外拼技术,等产品成熟了一炮推向市场,是郭孔辉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两条路,毫无疑问,他选择前者,他说:“以大量电动车替代燃油轿车才是实现设计新能源汽车的初衷。当消费者购买了第一辆电动汽车并习惯驾驶后,才会在以后的购买中选择更高级的电动汽车。”
事实上,近年来低速电动车在国外也得到迅速发展。国外的做法是,针对不同需求,出台不同层次(有高有低,两到三种时速)的电动车标准,并加以科学管理。放眼中国,为了让新能源汽车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不是可以给低速电动汽车颁发那张欠缺了很久的“准生证”?
上一篇: 奇瑞自主创新的“进化论”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拄着政策“拐杖”瘸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