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提到了7次汽车行业的转型,特别强调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调整’和‘转型’将成为今后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十二五’期间也必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全国人大代表马国富对记者表示。
从“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算起,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迈向了第五个年头。特别是在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于2009年1月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以后,各地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但马国富强调,“热闹背后却是乱象一片,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定位和技术路线图,各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还是各自为战,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往哪走,怎么走,仍不明朗。”
步入“光伏窘境”后尘?
记者:据统计,“十城千辆”工程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销总量不足万辆,可以看出政策暖风仍不敌市场的坚冰,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尴尬的境地,主要原因是什么?
马国富: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技术的不完善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作为老百姓,自然会算一笔帐。举个例子,现在炒得最热的就是纯电动汽车,一台纯电动汽车就算有了补贴,价格也比较高。再加上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大城市市区无地可建充换电站。与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由于规模生产而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再加上加气站“星罗棋布”,老百姓当然愿意购买传统汽车。
而且各地新能源汽车发展看似“朝气蓬勃”,实则热闹背后却是乱象一片。
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月共同启动的“十城千辆工程”,财政部虽然拿出了巨额政策补贴,并受到地方政府追捧,但示范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不统一、核心技术空心化等问题。
记者:技术可以再创新,基础设施可以建设,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在哪里?
马国富:尽管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取得较快发展,但我国并没有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的目标,也没有详细和完善的相关标准。正是由于长期目标和标准的缺失,导致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无序性,严重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果标准和目标的长期缺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终将会面临同光伏产业相似的后果。
除此之外,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品性能、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整车配套需要,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国外成熟技术还有差距,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我们亟须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中赶超世界,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产业化基础尚需加强
记者:那您认为应该怎么样走出一条路子来?
马国富:目前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于零散,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国内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建立“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验区”,集中力量干大事,集电池、电机、电控研发生产,整车生产为一体,形成规模效益。因为这样可以集物力、人力、财力为一体,先把基本技术做扎实,然后再谈怎么去推广。
技术是发展的基础,假如技术都不过关,怎么能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呢?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又如何去保证呢?
其次再谈新能源的推广。积极探索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并按照由点到面的方式,逐步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抢占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记者:您是来自湖北的代表,众所周知,湖北汽车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你认为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验区”方面,湖北有什么契机?
马国富:湖北拥有从武汉到十堰千里汽车工业走廊,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位于走廊的核心节点的襄阳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襄阳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二纵三横”(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的产业格局新能源汽车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46%,在全国处于同类领先地位。2010年,襄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00亿元,占园区汽车产业总产值的3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
记者:那您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哪些准备?
马国富:建议国家给予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权力,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汽车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制定等重要领域大胆创新、突破发展,在我国汽车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索上敢想、敢干、敢试;并在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土地供给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