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第五单元上,当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宣布进入讨论环节的话音刚落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就向科技部部长万钢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这几年科研经费增加非常快,特别是通过科技部分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科技部内部人士本身也担心,这么多的钱要花出去,但是花得有没有效果心中没有底。科技部有什么办法防止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出现?”
万钢的回答非常坦诚,“对于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从去年开始,科技部在新的五年计划中,对于科技项目管理的办法,采取了两个方面重要措施:
第一,拓宽对于研发需求征求的范围。过去推荐科研项目,主要是由各个相关部门和各地方科技部门进行推荐。从去年开始,增加了由企业产学研联盟,由各个行业的协会、各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个中小企业形成的群体进行推荐,然后进行网上答辩。
第二,在研发经费的管理上面,明确可用于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的比例。加强所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增加科研单位,让所有的课题在阳光下进行。
“我们下一步要求把只要不涉及到企业核心机密的研究成果,在网上向社会公示,这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办法。”万钢说,“改革还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提两点:第一,改变或者改革国家或政府级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和创新主体。第二,让我们的权力在阳光下进行。”
“说实在的,您刚才提的问题,一直是我考虑的,也是各国的科技部长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就是科研经费越多,我们就越要主动去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万钢表示,同时,要主动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就项目谈项目的问题。“因为科技研发最重要的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面向人民的需求。”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对于有人提出“中国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鼓励技术创新”的问题,万钢回答说,在技术创新领域中,有两个方面政策导向:第一是推动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新的产业发展,让企业成为创新决策、投入、组织和应用的主体。第二是使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够面向市场需求直接创新,使他们成为新型的企业经理人或企业的发展主体。
万钢说,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新产品创新计划,这占政府科研资金很重要的部分。去年仅科技部在这一计划上就投入了40多亿元,占科技部科研经费的1/4左右。
二是来自民间对创业投资的支持,有一些基金也在中国发展得很快。
“最新的情况是,怎样引导创投企业更多地向初创型企业发展。近两年来,我们尝试了一个支持创业投资的政策。”万钢说,就是由政府拿出一笔资金,参与在创投企业中,占很少的股份,等创投企业发展了若干年之后,政府的资金就保本退出,不参与利益分成。
“坦诚地说,我们创业投资的基数跟中国的人口基数有关,和中国每年600万毕业大学生有关,这个基数很大,所以算到每个企业头上的资金也就少一些。特别是我们这方面还不成熟,还有一些体制上的制约,还需要通过改革来增加科研人员面向市场创新,激发成立创新型企业、初创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从政府层面到市场层面的支持,这样才能使这些初创企业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万钢表示。
最关心电动汽车
联合利华董事长泰斯库接着向万钢发问:“中国现在正在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我想问这是不是隐含着我们也关注一些战略性新兴技术?如果是的话,这些战略性新兴技术是什么呢?”
“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提出到去年一直在每一个产业上做计划,这七个产业的内容有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包括我最关心的电动汽车。”万钢说,中国国务院所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一个战略性领域。在这些战略性产业里面,用新兴的技术去改变这些产业发展的方向,就能够促进中国绿色发展,促进人民身体健康,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万钢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就要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比如能源产业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都发展起来了,就能够使传统的化石能源少用一些。”
“再比如电动汽车发展起来了,使用传统能源汽车的人就会少;当然,我们同时要提高传统汽车内燃机的性能,降低排放。这两方面是并存的。”万钢说,这七个领域采用的技术,是源于绿色发展理念而采用的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考虑发展链条。“比如太阳能产业中晶硅的生产怎么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等,一条链都需要创新的技术。所有这条链上面的技术,都应该是我们支持的方向。”
万钢话音未落,一直安静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利亚便想要“插话”。
古利亚说,“如今技术的变化如此快,可能今天的好技术,到明天就是一个过时的技术了,我们如果采取绿色增长的模式是比较好的。由市场来决定,什么样的技术是最适用的。谈到规划的时候,并不是指具体的产业、公司是什么。我们实际希望创造这样的一种机制,让各个行业真正的冠军,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走出来。”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蛰伏盼转机
下一篇: 中国新能源车“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