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既要政府大力引导,但真正的推动力量,则是汽车企业。正如专家所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新能源汽车是否成功,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那么,企业是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他们在推进产业化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南方都市报主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之路”论坛上,来自东风日产、比亚迪、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的高层代表,就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与这场沙龙的企业代表分别有: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副中心长徐建明,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李云飞,上汽集团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总监黄晨东,奇瑞新能源汽车总经理刘心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研究院副院长由毅,业内资深评论家吴迎秋主持了这场高端沙龙。
对话:合资自主品牌可以共享纯电动技术
主持人:我们看到像新能源,特别像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在全球大家有很大的争议,大家一致看好几个企业的技术,比如像日产的LEAF聆风,在北美都有销售,反响还不错。但是这种技术是日产的核心技术,这种纯电动的技术,能不能被东风日产这样的合资企业使用?与此相关的是,东风日产的合资自主品牌启程,未来推新能源车,是不是可以从日产的新能源技术里得到借鉴?
徐建明:对这个问题,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日产聆风的技术,作为东风日产,是在整个合资的框架里面是可以共享的。对于我们自主品牌启程,不仅仅是一个共享的问题,还需要在日产技术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创新,这种创新会适应我们中国的一些环境,最后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才能成就启程品牌,否则就不是了。
比亚迪:汽车给房子供电不是梦
主持人:刚才论坛上王秉刚老师在讲我们刚出台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时提到,鼓励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当然做到这点是很难的。但我看到这次北京车展,比亚迪带来了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这一技术号称全球领先,它到底领先在哪里?
李云飞:这次北京车展比亚迪带来了三项技术,其中一项是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我们知道电动车用的是直流电,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电动车使用的直流电,通过充电机转换一下才可以;而我们的技术直接忽略了充电机,直接由电网对电动车大功率交流充电。在这个意义来讲,电动车充电站的投资基本上是零。
另一方面,由于它直接使用当地交流电,不受充电标准约束,就像家用电器一样使用当地电工标准配电。其中第二大亮点在于把电动车变成了移动智能电站。通过我们的双项逆变充放电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交流电直接大功率充电,更能把电池里的直流电反向变成交流电实现放电,供家用电器使用。
主持人: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前景就是这么美好,我想起来在2001年的时候,我在美国通用也这么描述非常的美好,有一个汽车开过来,开到一个办公室门口,拿出一个电线插在里面,不是房子里的电供汽车,是汽车里的电供房子的照明,这非常美好。刚才讲的双向逆变充电,同样这么美好。
荣威:混合动力刚刚起步
主持人:上汽荣威推出了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目标是每年至少每款车销售1000辆,你们做过市场调研吗?买的人或使用的人都是什么人?
黄晨东:正如前面专家所说,新能源车起步阶段,要靠政府补贴引导,逐渐去启动这个市场,到了真正市场化阶段,厂家才能赚钱。目前来看,要销售这个产品,必须靠补贴,但是长期补贴又不可能,所以要计算你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研发、销售、售后服务总的成本是多少。
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调研,2011年投放市场的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主要卖给了租赁公司,国家补贴租赁公司,目前已经卖出200多辆,目前主要是这样销售。
主持人:我解读一下黄总的话,政策补贴是赚钱的来源?
黄晨东:这要分几个阶段。现在这个阶段是这样,到了发展期向成熟期发展还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
奇瑞不会放弃对低速车的发展
主持人:正如专家所说,新能源尤其是电动车仍然在导入期,政府鼓励大家,不给补贴,就是害人,至少眼前是这样,没有赢利模式。同样的问题到奇瑞,QQ3纯电动车卖得不错,卖多少钱,赚不赚钱?
刘心文:奇瑞QQ这个车可能家喻户晓了,QQ3我们只是在做一种实践,它是低速车,因为确实行业上面存在一些争议。还有很大部分的共识认为这个市场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市场还相当大。在这方面的实践,主要通过低速车,低成本,能够来培育和锻炼我们的技术,从低速车上我们收获了很多。
后来我们发展M1纯电动,包括下一代电动车研究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些技术,都会有继承提升和发展,我们不会放弃对低速车的发展和研究,甚至我们在这个上面还会有一些技术的升级。当然我们还是以高压锂电为主要方向,M1电动汽车,今年要大面积的推广示范。我们还有一些非技术方面的要解决的问题,财政补贴是这个阶段过渡时期很重要的保障,但目前芜湖还不是新能源推广试点城市,我们还在争取。
吉利新能源车明年起大规模上市
主持人:现在其实很多新能源车非常好,但是现在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卖不好。我们讨论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中国汽车业一直讲跟随战略,在新能源汽车上,吉利的跟随战略是最明显的,什么都在做,但似乎没有主攻方向;你们到底走哪个方面?
由毅:我们实实在在的在做,包括产业化的项目,这些项目陆陆续续地从明年开始大规模上市。从吉利来讲,或者我们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不是我们开发不出来这个车,前期的导入期我们靠政府的补贴也好,这个是可以,但是最终这个产品要真正市场化。因为财政补贴是不可持续的,未来要靠自身的运行,电的成本远远低于油的成本,在运行当中,前期的一些投资能够收回来。
从企业来讲,我们更多要把技术做扎实了,电动车不仅仅是电池,这里面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要把所有的到产业化的技术做扎实。具体说到量,我想谁也不敢说。成本下来了,或者说现在政府的补贴,市场能够持续,这个量自然会上来。
主持人:我们在座的都是企业实体,企业的最高使命是要赢利的,所以现在大家理解,即使我们都在跟踪,都在做,但是市场如果脱节的话,我没有赢利,这也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新能源产业化的问题碰到的最大尴尬。
上一篇: 北京车展 五款新能源车最“伤不起”
下一篇: 上汽集团谋求新能源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