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产业链
市场培育过程无法跨越。应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正常,这需要我们从技术、政策和管理等多方面全力解决。首先,政府、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要通力协作,投入精力攻克关键技术,逐步培育和形成包含基础原材料、元器件、关键生产设备在内的全产业链。其次,整车企业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分验证,向市场投放消费者满意的合格产品,通过规模化逐渐降低生产成本。再次,国家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合理布局充电设施,消除消费者的各种担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
要更重视政策效果
我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不仅要考虑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而且要更加重视战略实施、战略监控与评价,评价标准是已出台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战略持续推进,是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是否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研发升级,是否有利于消费者购买。政府除了采取政策补贴等措施积极引导有能力的汽车企业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外,同时要考虑力所不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退出机制。
――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焱
地方保护不可取
汽车行业本身就是地方贸易保护的重灾区,而新能源汽车由于兼具贸易份额、地方税收、新技术高地等综合属性,引起地方政府的格外关注。一些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将“示范试点”当作招商引资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招牌,不是为发展新能源而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有倾向性、针对性的制度政策,如具有针对性的申报流程等,来保护当地的汽车企业。比如,有的地方当地没有整车企业而只有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则会要求进入当地市场的整车企业必须采购当地的零部件。地方保护主义让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城市试点意义大打折扣,十分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形成和后续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柳钦
下一篇: 电动汽车“随时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