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着仅有80余名员工的企业,杨仲庆在电动汽车技术先进的日本,占领了电动汽车电池检测设备三分之一的市场。
5月23日,在日本横滨举办的“人与汽车技术”展览会上,电动汽车成为会展的亮点。每次参加类似的会展,日本迈为(Myway)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杨仲庆总是收获颇多。
“在探索提高关键技术的同时,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商机。”杨仲庆说,迈为(Myway)电子研发的电动汽车电池测试设备在日本汽车行业走俏,就连日本丰田汽车、本田汽车都采用他的产品。目前,公司的年产值达2亿元人民币。
搭上电动汽车发展的快车
杨仲庆是浙江绍兴人,从浙江大学电机专业毕业后,便来到日本留学攻读博士。1993年,杨仲庆创立了日本迈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如今,杨仲庆已经在日本足足呆了20多个年头。以研发销售马达控制器开发工具起家的迈为电子,主要客户有丰田、本田、三菱、日立、富士电机、松下、三洋等大型客户,在行业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在电动汽车未来发展道路中,电池的安全性和蓄电能力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也意味着电池检测设备等零部件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电动汽车在日本的快速推广,杨仲庆发现了这个商机。
2009年,杨仲庆开始把企业发展的重心慢慢地转移到了电动汽车电池检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现在电池检测设备占公司总产品的三分之二。
杨仲庆介绍,在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加上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量达到一半。因为日本拥有一个“电池矿山”式的回收产业链,将废旧电池拆解后,可以提炼有用的重金属,所以日本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很高。
“目前为止,日本电动汽车行业有三分之一电池检测设备是迈为电子提供的。”杨仲庆自豪地说。在日本受认可的电动汽车电池检测设备提供商有三家,两家是日本当地的大型电机企业,第三家便是迈为电子。
扎根技术良田
经过3年的发展,除了电动汽车电池检测设备,迈为电子还研发生产了电动助力车电驱系列产品、电动微车电驱系列产品、铅酸动力电池充电器及活化装置系列产品等。尤其是电动微车电驱系列产品,适用于轮边驱动的低速轻量型电动微车,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大大提高了整车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
杨仲庆告诉记者,日本人的危机感一直很强。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就已将电动车的发展列入汽车工业的产业规划,并且为电动车发展制定了诸如建设和改造充电站、研制新技术的蓄电池等计划。这样一来,日本比中国的企业率先一步抢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起跑线上,利用技术优势取得了核心竞争力。
“目前已有多款车型在全球范围上市,并且一直保持电动车销量头把交椅的依旧是日系电动车。”杨仲庆说,无论是从世界专利申请的拥有量角度,还是从日本国内专利申请份额的角度,日本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实力都是最强的,掌控着绝大部分专利技术。虽然从2004年开始,杨仲庆在上海成立了迈为(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其实也只是由几个销售人员组成的一个营业所,销售额仅为1000万元。他的研发中心依然在日本,因为他认为日本才是公司最佳的研发基地。迈为电子经常与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电力中央研究院等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创新技术。
杨仲庆表示,在技术研发上,迈为电子的产品要强于其余两家日本企业。迈为电子所提供的检测设备是用于技术研发人员在开发电池时检测所用,而其他两家企业提供的检测设备是生产线上工人检测所用。两者对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创建国内生产基地
创业近20年,迈为电子在日本至今只有80多名员工,却产生了2亿元的产值,企业的利润达20%。杨仲庆说,这是因为迈为电子只做研发和销售,生产都是外包的。80多名员工中,有60多名都是技术研发人员,20名销售人员。他舍去了低利润的制造环节,企业利润自然相对高了些。
杨仲庆很满意企业在日本的发展模式,但在中国的市场却不尽如人意。从2010年开始,杨仲庆迫不得已改变了在中国的经营思路。
习惯了日本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只懂高技术的杨仲庆对国内的市场有点水土不服,更不懂所谓的潜规则。同样是生产外包,迈为电子在国内却被制造商窃取了技术。这让杨仲庆有点沮丧,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把控制造环节。2010年,迈为电子落户江苏省无锡市,成立了无锡迈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无锡电动汽车行业在国内发展较好,政府重视程度也很高,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无锡是比较好的选择。”杨仲庆告诉《浙商》记者,他将迈为电子在无锡的产业方向作了调整,目前他们在无锡的主要业务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特种电动车辆的马达控制器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铅酸动力电池充电及激活装置等车辆辅助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但杨仲庆表示,企业的核心产品和研发重点依然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检测设备,这一点他不会动摇。
“人生只有一次,在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旅途中,我希望自己成为船长,亲手把舵,到达胜利的彼岸。”杨仲庆说。
上一篇: 日本车企纷纷加入电动赛车比赛 以促销量
下一篇: 北汽集团:电动汽车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