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自发的出于节省成本考虑的个人选择,而是多出于示范运行目的公交环卫领域的单位采购,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行为亟待推进。有关数据表明,截至去年上半年,私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为800多辆,在1万多辆的新能源保有量中显得身单影只。
自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以来,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是新能源市场市场对此反响平平,私人购买者寥寥无几。而财政部准备的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50亿元的真金白银预算,也只花出去不到1亿元。
为什么消费者对这些新能源汽车不感冒,面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最高补贴高达5、6万元不怦然心动?
其直接原因在于,电动汽车由于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而造成的价格高企。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动辄数十万元,即便是享受各种补贴,其售价也还是常常比常规动力版本的车型贵出一大截。此外,消费者还要操心何处充电、电池性能逐渐衰变以及车辆全生命周期内更换电池等棘手问题。况且,一些地方的补贴政策只照耀当地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大大削弱了消费者们的选择余地。这些都是导致新能源汽车在高额补贴之下仍然遇冷的因素。
因此,即便是比减免区区数百元的车船税更进一步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购置税,可能拉动市场的效果依然有限,尽管该政策增大了对潜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吸引力。而且在以单位采购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格局之下,购置税减免政策难以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单位采购对价格的小幅波动并不敏感。
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未来突破口在于发展微型、小型电动代步车。
这样的车辆因为搭载了更少的目前仍很昂贵的锂电池,售价更便宜。在购买补贴、车船税购置税减免、不限行不限购、电费优惠等多重政策集合效应之下,真正获得与传统汽车相当的购买价格优势和更大的使用成本优势,并被消费者在自然选择之下所接受。
此外,还须探讨方便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的商业模式。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 创新与梦想同行
下一篇: 东北首条太阳能电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