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近日报道称:日本国土交通省目前正在为使用纯电动汽车(EV)的“超小型交通工具”(超小型汽车)制定标准。小型EV不断普及的中国似乎可以作为这方面的成功借鉴。
日本国土交通省2012年6月4日公布了“超小型交通工具导入指南”。指南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一个想法——超小型交通工具对解决少子老龄化、能源供求紧张及温室气体减排等诸多问题十分有效。尽管车身大小和行驶性能与传统汽车同等的EV也已开始在市场上销售,但价格还很高,普及速度较慢。而乘坐人数少、以短距离行驶为主的小型EV,车身较轻而且配备的电池少,因此容易降低价格。如果小型EV不断普及,估计就能缓和或解决大城市频繁发生的交通拥堵及停车场不足等问题。
瞄准EV市场份额首位宝座的日产汽车对超小型车的商业化也非常积极。该公司积极为日本神奈川县、青森县、福冈县实施的EV上路试验项目提供了“NewMobilityConcept”。而与日产一样在EV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三菱汽车目前仍对超小型车的产品化持慎重态度。
“数百小企业”开始行动
在日本,对超小型车充满期待的不仅仅是国土交通省和知名汽车厂商。风险企业、各地的中小企业、团体及其他行业的企业等纷纷涉足该市场。东京大学校长室顾问村泽义久在《日本经济取胜方式太阳能革命》一书中指出,无数中小规模企业即“数百小企业”(SmallHundreds)将取代美国三大汽车厂商“三巨头”所代表的大企业成为EV市场的主角。日本国内已开始出现证明这一观点的动向。
其背景是,日本国内的大型汽车厂商纷纷加快了向海外迁移生产基地的步伐。以静冈县推进的“浜松小型车项目(HSVP)”为例,从大型汽车厂商手中接到的业务骤减后,该地区的部件厂商及木模企业开始互相合作,打算通过小型EV的产业化及普及促进浜松地区经济发展(图2)。东京都的“墨田新产品开发项目”及大阪府的“真棒EV项目”也具有与HSVP相同的背景和目的,目标是开发和普及小型EV。
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目前正在推进开发及商业化的小型EV符合日本第一类电动车(四轮)标准。但按照规定,此类车马达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超过0.6kW,驱动力明显不足。而且,此类车限乘一人,不能搭载其他人。因此,存在易用性不佳的问题。于是,业界要求日本政府批准可乘坐两人、介于轻型汽车与第一类电动车之间的车辆标准。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超小型交通工具标准有望满足这种要求。
上一篇: 陈清泉:电池相关行业应妥协中共同发展
下一篇: 孙晓红:“后限购时代”应多开放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