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车补贴办法正在研究制定,离出台之日越来越近;上汽E50纯电动车还没上市,就已接到大批订单;首家新能源车4S店开业不到一年,已有百辆订单签约……继去年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设立后,最近有关上海新能源车“再发动”的信号密集。
新政策、新车型、新订单都已在不远处,然而上海准备好了吗?一年前价格贵、充电难、开起来不便等问题,如今有无缓解?记者近日走访上海首批新能源车车主与相关企业,记录一年多来的改变。
磨合:台风天也敢开了
封毅驾驶的是纯电动车众泰5008EV,搭车同事和小区邻居的眼光,从当初的好奇变成了如今的习以为常。记者在封毅上班的安亭汽车城大厦地下车库中看到,他的爱车正和一批新能源“同伴”停成一排,身后的“尾巴”连接着电源。每天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封毅就会让电动车补充“能量”。作为上海首批私人新能源车车主之一,封毅一年半的“吃螃蟹”日子并非十全十美,体验过新鲜,省下了油钱,也碰到过这样那样的麻烦。“新车总有磨合期,何况是电动车,现在越磨越顺手,台风天也敢开了。”封毅表示。
去年夏天台风时他没敢开这辆车,主要因为之前趟过20厘米的积水,电池短路,车子就“熄火”罢工。但在车企检修后,又做了改进,此后这一问题再没有发生,今年“海葵”台风袭来时,封毅开着电动车,穿梭在狂风暴雨中,还把同事送回了家。
虽然没有汽油车给力和方便,但这辆车对于封毅可以说“正正好好”。这辆电动车跑不快,时速没法拉到95公里以上,封毅就选择限速60公里的地面道路来往安亭的公司和松江的家。虽然慢点,但路程比高速短。“就跟开汽油车看油表一样,我也要盯着‘电表’看,只不过盯得更紧些。”封毅介绍,这辆车满电实际续航里程大约160公里,为保险他打个折到140公里,每天开车都算好余量,从未出现过没电抛锚的尴尬。
对比:不同动力车各有优劣
赵宇同样是首批新能源车车主之一,她家中原有一辆1.6L的普通汽油车POLO,比亚迪F3DM混合动力车是第二辆。同事封毅有一辆纯电动车,自己有一辆混合动力和一辆小排量的汽油车,平时常常比较比较,用的能源各不相同,开起来究竟有多大差别?
首先是动力。相比那辆跑不上95码的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显得动力十足。赵宇告诉记者,她把混合动力车开到过140码,因为同时装了电池和油箱,2吨重的“小胖子”高速状态下一点也不飘,比那辆汽油车动力更足、更显稳当。
其次是用车的花费。一年半来油价上涨不少,赵宇表示影响不大。她的混合动力车大约10天加一次油,比丈夫开的汽油车省一半油钱。夫妻俩周末出游,只开混合动力车。而“不关心油价”的封毅表示,由于公司可以免费充电,他的用车等于没花一分钱。“如果以后小区里可以充电,夜里充也能享受阶梯电价的谷价,依然很实惠。”
最后比车的质量和服务。(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合资品牌的热销汽油车,质量久经考验,维修保养点满街都是,而这也是两辆新能源车的软肋。封毅和赵宇均表示,他们的新能源车购买初期都出过小毛小病,每次要靠厂家的应急服务团队过来处理。但不断改进和养护后,今年以来两辆新能源车再没出过状况,去年底安亭的电动车4S店开业,他们也有了就近的养护地点,更方便了不少。
麻烦:充电桩难寻觅
赵宇选购新能源车,是因为自己尝新和冒险,而在她眼里,找充电桩这样的麻烦,有时也是乐事一桩。
“开上这辆车后我就到处留心,找到一个能充电的地方,就特别开心。”赵宇笑着告诉记者,一次她去浦东一家酒店参加公司培训,发现酒店停车场正巧有电源,于是用自备的拖线板连上,“管理员看见觉得新鲜,倒也没问我来收电费。”
但到处找电充不能满足电动车车主每天的需求。上海国际汽车城的调研显示,电动车车主普遍反映小区内没法充电,也难以安装充电桩。封毅告诉记者,虽然电力公司愿意帮忙安装充电桩,但小区物业却把“皮球”踢给业委会。几次沟通下来没结果,他也无奈放弃。“就算装好了,电费怎么算、谁来收也是个问题。”
与封毅和赵宇碰到的问题一样,上海首批8位电动车车主,在行驶一年多之后,没有一位在家里安装了充电桩的。正因为这样,他们周末开电动车出行的比例很低——“毕竟,周五在单位大楼里充电回家,又要保证周一还有电上班,双休日就只能尽量少用电,让车‘蜗’在家里了。”
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的结果也有点无奈,试驾者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是“行驶距离太短”和“充电设施是否完善”。更耐人寻味的是,调查中有一个结论——“试驾者对电动车知识了解越少,越倾向于购买电动车”。想一想也对,当试驾者了解多了,感到了驾驶的不便,短期内也无法改变这些困难时,无疑选择暂不购买。
等待:打破观望的僵局
一年多来,除了首批8位车主之外,并没有多少人继续加入到“吃螃蟹”的队伍中来。两位车主告知,刚开始小区里、朋友中,打听的人不少,但渐渐地看多了,真正下决心去买的却一个也没有。
“很多人想买,但到现在还是采取观望态度。”高瞻新能源汽车4S店首席财务官徐维翰说。高瞻上海第一家专营新能源车的4S店,去年底开业以来,目前已有超过100辆新能源汽车的订单。徐维翰介绍,这100多名未来的车主已经付了定金,但提车的一个也没有,大家都在等待上海的新能源车补贴细则出台。由于新能源车电池等成本高企,车价是很长时间内阻碍其市场化的一大因素。去年首批车主的购车补贴由汽车城垫付,之后的销售中,高瞻4S店和车企也垫付补贴,虽然政府部门今后将返还企业垫付的补贴,但细则迟迟不出,企业受困于资金压力,只能暂停垫付,消费者自然进入无奈的观望。
政策出台已经越来越近。据了解,今年以来,市经信委、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年内将推出新能源车补贴办法。但一纸补贴办法出台,是不是新能源车从此开上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呢?
“要让消费者接受,补贴不是万能药,也需要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徐维翰介绍,目前新能源车4S店正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专为新能源车车主定制的购买方案。比如比汽油车更低的首付贷款、更少的月供;又如将车和电池分开,全额购车、分期买电池……徐维翰告诉记者,刚开始银行不愿加入这一看不清风险的新行业,但随着了解的深入,银行也意识到新能源车带来的巨大市场前景,主动与4S店牵手。
上一篇: 嘉定从“制造城”向“科技城”转变
下一篇: 五洲龙两款纯电动客车亮相深圳节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