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朗与大国之间的谈判协议落实正一步步取得进展。不管协议能否有效落实,伊朗目前所受到的一些制裁措施倒是确有可能得到解除。这对国际原油市场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做两方面回答:首先是从现在起到2016年底的短期影响;其次则是放眼2020年乃至更长远未来的长期影响。就短期影响而言,业界普遍认为,到2016年底前伊朗将增加40万桶/日的产能出口,具体产能取决于现有油田基础设施的条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期发布的详细文件指出,伊朗的产能可能还会更多,但由于国际原油市场目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伊朗增加的产能或许很难实现出口。同时,随着伊朗产能的增加,会进一步抑制国际油价回升,也可能让美国原油生产商进一步受压,不得不关停一些油田的生产。不过,短期来看,伊朗增加的产能和出口不会对原油市场总体格局产生太大影响。
长期来看,情况则更为复杂有趣。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仍会持续,这将导致国际能源巨头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在伊朗投入巨资和技术实力来开发新的产能。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是,如果企业还想在美国做生意,那最好不要进入伊朗。此外,伊朗石油贸易在金融领域仍然受限。不过,也有许多其他因素利好伊朗重归国际原油市场。
首先是伊朗国内因素。伊朗总统鲁哈尼希望展现核问题协议给国家带来好处,为下次大选加分。日前有消息称,核协议中包含了取消对伊朗革命卫队下属阿尔安比尔建筑公司解除制裁的内容,这说明革命卫队下属和相关的大量机构或许能从制裁松绑中受益和赢利。伊朗也表现出更开放的态度介入国际对话,包括参与叙利亚未来问题的磋商,说明伊方摆脱孤立状态的愿望很强烈。
其次,国际能源巨头则希望因势而动,获得伊朗大规模油气储备的开采权。伊朗油气储备丰富,开采成本低,当地工人技能水平良好。数据显示,伊朗储量七成在陆上,而且靠近现有的基础设施。伊朗目前的合作开采合同类似于国际市场上标准的产量分成模式,比许多其他欧佩克成员国的合同要优惠得多。此外,与许多其他产油国相比,伊朗国内治安形势良好。总体而言,伊朗确实是国际石油巨头眼中的“香饽饽”。
各国石油巨头囿于美国制裁压力还不敢放手进入伊朗,不过美国企业自己也不愿在争夺伊朗能源蛋糕中落伍,因此会出力游说国会,推动有关制裁措施的有序解除。伊朗重归国际原油市场的节奏或许会远远快于市场预期,新油田投资明年或将启动,今后一两年就能拉升产能。到2018年,其产能或将提升至450万~500万桶/日。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伊朗如何去争取欧佩克组织的产能配额,如何与沙特等国竞争更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局面不会因此而变化。
上一篇: 电改大背景下 电价市场化仍可期
下一篇: 积极推进电力改革 充分释放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