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在国内,集中式大型地面电站目前仍是光伏发电的主要实现方式,但考虑到土地资源、电网送出能力和国家补贴资金压力等诸多限制因素,很多业内人士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地面电站的发展将放缓,未来国内的光伏市场,将是分布式的天下。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向分布式光伏,屋顶,特别是那些最有发电和盈利潜力的优质屋顶,正像土地一样逐渐成为各方争夺的标的。但是,什么样的屋顶最值钱?
1大屋顶最稀缺
目前,国内工商业屋顶电站的主流开发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即分布式光伏开发商与屋顶业主——同时也是用能单位——签订合同,租借其屋顶建造光伏电站,所发电量按低于工商业电价的价格卖给用能单位,以此抵免屋顶的租赁费用。因此,经济性是评价屋顶光伏项目的首要标准。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征:
屋顶的业主单位最好是经营稳定、屋顶结实的用电大户。
高耗能业主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才能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国家政策鼓励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2013年第1638号文件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的政策,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其中,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工商业业主如果能将光伏发电全部自发自用,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因为按现行政策,自发自用部分的每瓦收益等于原本的单位用电价格加上0.42元的国家补贴,而余电上网部分的收益只是标杆上网电价加国家补贴,目前各地工商业用电价格远高于标杆上网电价。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商将电卖给业主,是按照工业电价标准0.9元加上国家补贴0.42元,合计1.32元/度,财务模型清晰可预测。一旦业主消纳不了,余电上网部分,是按照脱硫标杆电价加0.42元补贴,合计0.82元/度左右,财务模型完全不同。钱晶表示,不稳定的财务模型影响了投资收益计算,对推广分布式光伏项目不利。
可开发规模是区分屋顶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规模1兆瓦的项目与5兆瓦项目相比,二者前期开发的成本基本相同,投资方当然更喜欢大体量的屋顶项目。
地理位置的不同还可以删除掉很大一部分屋顶。国内目前适合大规模开发分布式光伏的省份很少,一类是上海、浙江等地方补贴高的省份;另外就是当地电力供应紧张导致工商业电价高的省份,比如广东。
因此,在分布式光伏开发者眼中的优质屋顶需要包含如下特征:业主运营稳定并且电耗高;屋顶存续期长;适合开发5兆瓦以上大型屋顶电站;地方补贴力度大或当地工商业电价高。符合上述标准的屋顶资源相当稀缺。“最好的屋顶大部分都是国企、央企和大型上市公司的,小民企敢保证稳定经营20年的都不多,更别说满足其他条件。”一位业内投资人士表示。
2小屋顶也有春天
面积小的屋顶,能提供的光伏发电量对工商业业主的吸引力天生不足。这些屋顶可以尝试打包组成大项目再出租。宜家就是这样做的。
宜家将其在中国区的十多家门店屋顶集体打包,并带动67家供应链企业的屋顶,一起加入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计划。宜家可提供的屋顶单体面积不大,在已建成的9座屋顶电站中,规模最大的宜家天津店只有0.6兆瓦,规模较小的沈阳、大连店屋顶电站装机量不到0.25兆瓦。
从投资的经济效益看,这类小规模屋顶目前仍不具备吸引力。以宜家北京四元桥店为例,屋顶电站年平均发电量约30万度,仅够满足商场80%的照明系统供电,对整个商场的用电量是杯水车薪。但类似宜家这样的企业试水屋顶光伏,更看重光伏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背后的环保概念,这对提振企业影响力、塑造良好社会形象有正面作用。
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小屋顶才代表分布式光伏发展的趋势。这一判断源自国外光伏发展的经验,光伏应用市场的开发历来是从易到难,从大规模集中式向小规模分布式纵深。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小屋顶时代的到来需要更长时间。
3农光互补有前途
目前可见的趋势是从规模效应明显但即将开发殆尽的大规模地面电站资源转向同样大规模的分布式项目。看好大规模农业光伏互补项目的业内人士表示,大型农业、渔业与光伏互补的项目,可以将大规模地面电站的投资热度延长1-2年。这类项目目前也划归分布式,但其建设运营模式和商业投资模型与大型地面电站差别不大,都是并网发电,以全额卖电给电网,获得补贴电价的方式获得收益。这类分布式项目的商业模型比较成熟,容易吸引投资。
农光、渔光互补项目是指在农业用地或鱼塘上方加盖光伏发电系统,在不影响农业渔业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出售光伏发电给电网获得收益。通过租用土地建造农光互补的发电项目,开发商可以得到光伏发电收益和补贴;同时,开发商将土地低价转租给农民,也降低了农民的土地成本。尽管每个地方的土地租金标准不同,但通过农光互补项目可以降低农民近五成的土地租金。
4家庭屋顶待破局
相比逐步升温的工商业屋顶,民用屋顶仍是分布式光伏投资的洼地。主要障碍在于中国民用电的价格远低于工商业用电,这使得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户用光伏系统在没有地方补贴的情况下大概要八年才能回收成本。而由于国内户用光伏项目收益率低、不确定性大,家庭屋顶光伏项目几乎没有融资渠道,“不会有第三方来你家投资一个千瓦级的电站”。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家庭住房类型以楼房为主,拥有屋顶产权的只有别墅业主和农村独立住房的房主。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平均用电量较小,不适合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为主的特点。真正适合安装户用光伏系统的只有高档别墅区,特别是面临阶梯电价压力的用电大户,比如上海。
至于将社区屋顶整体打包,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发,未来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现阶段还没有成形的方案或模式出台。这其中涉及到小区屋顶产权归属、发电收益分配、发电使用方案等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成为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