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使不少企业望而却步。日前,国家发改委结束电动汽车生产准入门槛第二次征求意见,这次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建项目的企业必须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等等。
对此,不少企业认为新能源车制造领域“门槛”还是太高了。然而在行业专家看来,此举有利于规范新能源汽车标准,增强市场竞争活力,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领先。
纯电动车“准生证”标准依旧高
造汽车这件事可不是谁都能做。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布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这给一众躁动的资本泼了盆冷水,新能源汽车“准生证”可不那么好拿。最近,国家发改委结束了第二次电动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集结束。业内普遍认为门槛依旧太高。
在发改委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新建项目的企业必须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的试制条件,自行试制同一型式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少于15辆;经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新建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使用自有品牌等等。
低速电动汽车难“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征求意见中,首先就明确了“纯电动乘用车”是指“纯电动和串联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乘用车”,这在之前的征求意见中没有特别强调,业内认为,强调这一点是给最高时速在50公里到70公里之间的低速电动车制造企业关上了大门,《规定》中明确了试制样车的速度要求,车长小于4米的样车最高时速要大于100公里,车长大于4米的最高时速要大于120公里。
如果得不到生产资质,就无法进入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无法进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也无法享受从中央到省市三级给予的丰厚补贴。这对目前广大三四线市场大量存在的低速电动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对于低速电动汽车,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补贴政策取消后,哪些企业能够将成本降下来,真正做到与汽油车相抗衡,哪些企业就是胜出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技术发展技术更新很快的产品,不能建起来就成了旧的、落后的、卖不出去的产品。
高门槛难阻巨头布局
事实上,在过去一个月中,除了北汽和乐视外,多家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汽车企业联姻的消息频频传出。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富士康与腾讯以及和谐汽车共同签订《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百度也公布和宝马共同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