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的“2017中国金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暨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演讲中提到,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到2020年停止补贴),以及积分制的逐步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角已经换人。
杨裕生认为,企业应主动适应,淡化补贴诱惑,开发出既能符合积分政策,又能卖得火的电动车,主动承担责任,承担补贴退坡(下降)成本,成为市场化主角。
“有些企业宁愿销量下滑,也不降价。他们可能在想,反正积分制还没正式施行,新能源车产量不够也不影响收益。实际上,高补贴之下的新能源车利润远高于燃油车,企业有可观的让利空间。同时伴随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企业能够主动降低成本。”杨裕生强调,汽车企业不能把(补贴)退坡的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而应该高姿态地主动降价应对退坡,获取市场空间。
2016年末,中国出台新能源补贴政策新规,新能源车型补贴全面退坡20%,且规定国家补贴与地方补贴比例最高为1:0.5,这使得在售新能源车的补贴大幅下降。
对此,各家新能源车企的应对措施不一。
比亚迪曾在投资者平台上回应称,将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稀释补贴退坡对盈利的影响;即便如此,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终端价格也上升了一成左右。吉利帝豪EV等车型,也有相应上涨;而2月22日,上汽乘用车则表态,2017年其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提价,与去年价格一致,补贴差额将由厂商弥补。
不只是补贴退坡,去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从2018至2020年,车企销售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分别为8%、10%和12%。这意味着,传统车企需要保持一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量。
对此,曾有德国媒体提出,这一“积分制”将使德国汽车制造商“举步维艰”:以大众集团为例,为适应该法案,目前近300万辆的年销量,将在2018年减少近6万辆,2019年减少8万辆,到2020年,销量将减少10万辆。而目前大众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仅为每年几百台。
关于部分合资品牌车企对“积分制”的抱怨,杨裕生的观点是,“5年前国家就说了,他们早干嘛去了!”
杨裕生补充说,中国政府5年前就提出,新能源车是“十三五”期间的战略性产业,给足了各家车企缓冲时间。但有些品牌发展电动车积极性不高,“他们早干什么去了?这几年做了那么多燃油车,造成了污染,赚足了钱,现在必须承担责任。”
“不宜补贴长里程、豪华型电动车。”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对象,杨裕生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杨裕生指出,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中国生产的电动车不光要节油、节能,更需要从降低碳排放的维度去思考政策。因此,不宜补贴长里程、豪华型电动车,其安装电池多,造成车身重、风阻大,自然耗能更大,中国目前电能主要来自燃煤,从碳排放的角度看,长里程豪华型电动车无助于减排。
杨裕生以特斯拉ModelS车型举例称,该车型在美国能够拿到4分新能源积分,在新加坡则受罚。对于中国来说,在制定政策时,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的思路。
央广网经济之声此前曾报道称,一新加坡特斯拉车主收到一张1.1万美元(约合7.14万元人民币)的罚单,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解释称,该辆ModelS排放超标,不是环境友好型车辆。根据法规,所有电动车消耗的电量都要按1瓦/时=0.5克转化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进行检测,这辆特斯拉每公里“相当于”排放222克的二氧化碳,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属于“重度污染”范畴。
杨裕生呼吁,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上,鼓励厂商更加关注车辆安全及减排。“现有政策鼓励长续航里程,但对车辆安全缺乏激励。”杨裕生称,新出台的新能源政策以行驶里程制定补贴标准,使得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电池比能量。比如镍钴锰材料的比例中,镍的含量越来越高,比能量提高,但也降低了电池稳定性和安全性。
他建议,国家制定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积分计算公式时,能够进行调整,不能单纯地照搬美国加州,以行驶里程长论英雄的办法。杨裕生称,美国加州的积分制定公式是0.5+0.01×纯电动英里。纯电动行驶里程越长分数就很高,这违背减排宗旨。
“锂离子电池就是绿色的,铅酸电池就是高污染的?这是对于电池行业的一知半解。”杨裕生指出,燃油汽车中都有铅酸电池,此前的污染主要在于回收过程中,部分企业和政府不作为,导致重金属流入生态环境中,目前行业深度调整,污染显著减少。
目前,锂电池从制备生产到回收造成的污染不容小觑,杨裕生呼吁抓紧治理锂离子电池行业中的污染。
杨裕生以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元素——石墨为例,首先提出精矿后,剩余的尾矿堆积如山;而从精矿中分离石墨,所需要的酸碱试剂,又产生大量废水;此外,在制备六氟磷酸钾的过程中,含氟的化学试剂,和空气中水蒸气会生成氟化氢,污染大气环境。而在废电池处理过程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吡咯烷酮依然被排放到了大气当中。
上一篇: 又一大佬——大华股份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下一篇: 北京新能源车指标趋紧“占号族”出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