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翘首企盼了近一年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申请企业来说,或将在2018年年底迎来“重大利好”。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开启。”11月8日,一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的高层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这一消息随后得到了业内知情人士的证实。“资质会在‘投资管理规定’发布后放开。”该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称,“部委签字流程都走完了,‘规定’很快会出台。”
上述知情人士所说的“规定”,是指国家发改委于今年8月4日已截止意见征集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在9月1日天津泰达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曾表示:“《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发布实施。”
“我什么都不能告诉你。”11月9日,负责这一“管理规定”意见征求的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出言谨慎。
戛然而止的审批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戛然而止的。
去年6月初,一则发改委暂停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消息开始在业界流传。尽管此后并未得到官方回应,但这一传闻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最终被“没有新批一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事实所证实。
为规范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于2015年7月正式实施。对于这一规定,彼时业界的解读多为: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即,通过“鲶鱼效应”来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八个月后,即2016年3月16日,背靠北汽集团的北汽新能源成为了“规定”实施后第一家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的新能源车企。二个月后的5月17日,商用车起家的长江汽车成为第二家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
就在业界揣测谁将成为第三个“幸运儿”时,资质的审批却悄然降速,直到当年10月10日前途汽车获得资质。在随后的日子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又猛然提速--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共有包括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等在内的12家来自不同领域的汽车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准生证”。
然而,随着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的获批,生产资质的审批戛然而止;而获批企业也停在15家,这一数字至今仍未有变化。
“我们早就报上去了,但是后来一直就没有回应。”这句略带抱怨的话,似乎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围城”之外众车企的共同心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前后除了已经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15家企业之外,还有将近20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审批。
重启在即
然而,即便是把200家企业排除在“围城”之外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也因已获批的15家车企而在实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业界所诟病。
“短时间内放出这么多家,太快了,良莠不齐,竞争力普遍不强,应该叫停了。”有业内人士将矛头指向了以陆地方舟、知豆等以低速电动车为代表的获批企业。
2017年4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及,到2020年培养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并且在产业路线上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接下来的发展重点。
显然,已经获批的陆地方舟、知豆等企业并不符合这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精神。
就在业界以为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遥遥无期时,今年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向全国各地方政府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第四十四条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27号令)《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发改产业〔2017〕1055号)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废止。其它有关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管理规定》一旦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项目核准审批将有望重启。”彼时,有业界人士分析称。
在经过今年7月4日至8月4日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个月后,《管理规定》进入了颁布前的“静默期”。
“只要政策一开门,我们肯定能拿到(资质)。”面对即将重启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审批资质,有新造车势力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