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搜索

中国碳排放,高估还是低估?

时间:2021-04-08 14:58:09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举世瞩目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接近尾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同,中国的碳排放数据不再是会议焦点。

碳排放第一大国、占全球总量约30%的中国碳排放数据有多重要?六年前的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强硬地抵挡了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碳排放数据“可检测、可报告、可核实”(MRV)原则的压力,但中国因此被许多国家指责为哥本哈根大会失败的重要原因。而美国国会,则长期以中国数据缺乏可信度为由拒绝通过减排法案。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失败,全球196个缔约方对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寄予更大期望。但在巴黎会议开始前不到一个月的11月3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发表文章,称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被低估了10亿吨。该文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较大,舆论一时对中国不利。但这一次,中国轻松回应了质疑。原因是《纽约时报》得出高排放数字使用的基础数字,其实是中国官方数据——2015年2月和8月,中国官方分两次公布了一系列调整后的能源消费数字。

国际能源署(IEA)在11月20日发布的最新一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中就纳入了中国统计局对2011至2013年的数据修改。对比上一版中2012年85.2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修正数据后,IEA将同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了3.2%至89.8亿吨。

2015年11月19日,在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大方地回应了《纽约时报》的报道,称中国向气候大会提交自主贡献减排方案中,基础数据已是调整后的数据,所以该数据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减排承诺。

从此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196个缔约国并未对中国碳排放数据过于计较一事看,中国主动调整碳排放数据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然而,对于中国碳排放总量这个重要数据的学术争执,从前没有停止,之后也不会停止。未来国际社会显然会继续要求中国数据“可检测、可报告、可核实”。

一直以来,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碳排放总量存在两种看法。主流看法是数据被低估,另一派则认为数据被高估。双方均有不同研究得来的数据支撑。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的几个月,两派争论到达高峰。

争论有利于明辩。学者偏向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作低或作高碳排放数值的故意,数据不准确更多是由于统计能力有限以及现有统计方法的弊端。

高估说波澜

2015年8月,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中一篇“中国化石能源燃烧与水泥生产所产生碳放排量”的论文被广泛传播、议论。

论文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中国在2000年至2013年间,被高估了10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比全世界森林自1990年至2007年间从大气中吸附的二氧化碳总量还要大。而发达国家自签订《京都议定书》起20年来减排量才1亿吨。这一结论挑战了当下几乎所有主流的中国碳排放估算。

财新记者随后采访了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博士刘竹。刘竹介绍,他们的研究重新计算了能源的表观消费量,同时取样实测了中国本地产燃煤的平均碳排放因子。这项研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碳专项项目等多个国内外项目的资金支持。

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量等于能源消费量乘以能源碳排放因子。

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量排放占据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排放80%以上。从上述数学公式可以看出,碳排放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碳排放因子两大变量。

此项研究有两大重要发现,中国的表观能源消费量在2000年至2013年间比调整前的官方能源消费数据平均要高10%;中国本地产煤在含碳量、热值、氧化率三方面都低于发达国家使用的燃煤,中国煤炭平均排放因子(即燃烧一吨煤平均产生的碳排放量)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中列举的炼焦煤排放因子参考值小了约40%。中国煤炭整体质量较差、灰分较高是主要原因。

刘竹强调,他们得出的平均碳排放因子是依据实测数据得来。2011年,刘竹团队在中国5000多家国有煤矿中调查了其中4232个,被调查的煤矿煤产量占该年原煤产量的36%。

通过收集企业报告的煤炭种类、产量、采挖深度等相关数据,比对602个具体矿点中实际采样的煤炭化验和分析结果,再通过不同煤种产量加权平均数计算,得出平均每燃烧一吨中国本地煤,所排碳量在0.491吨至0.499吨之间。

无论是国际机构还是中国两次的温室气体清单,都没有直接给出用于计算的碳排放因子,但刘竹团队从得出的结果倒推,认为其他计算中所使用的碳排放因子一定高于他们研究中得出的数据。

“我们承认每一年煤的品类分布不一样,产量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最近几年,国际组织对我们碳排放的高估是确凿的。他们使用的因子也没有随年份而变化。”刘竹说。论文显示,相比IPCC评估报告所采用的EDGAR数据库对中国2013年碳排放量的估算,刘竹等人得出的结果要低14%,而相比2005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的相关数据,他们的计算结果也低了12%。

该篇论文发出后,很快被多位国内学者质疑。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是其中之一。“无论是从方法上还是数据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估计都比刘竹论文更加全面。因此以刘竹论文的估计为标准,断言包括国家温室清单在内的其他清单高估了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在科学上站不住脚。”滕飞在今年8月撰写的一篇文章写道。

2005年国家气体清单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协调相关研究机构、政府单位和行业专家编制,是中国政府于2012年底递交给联合国的第二份温室气体清单。滕飞参与此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滕飞首先指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既采用了与刘竹论文的表观消费量计算法一致的参考法对能源部门的二氧化碳进行了计算,又与按照以部门为基础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法所得出的结果作了比对,结果表明两者误差率在3.12%,符合5%的合理误差范围。但刘竹论文仅用参考法进行了测算,并未采用部门法进行校验,这一做法并不严谨。

其次,基于煤炭科学院的煤质数据库及全国商品煤产销合同中涵盖的11亿吨煤质进行的分析,清单以表观消费量计算,得出的平均碳排放因子为0.548tC/t(碳吨/吨)。至于哪个排放因子更准确,滕飞认为,清单所使用的方法和刘竹文中的方法两者目前难分优劣,需要进一步对两个研究所采用的煤质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

滕飞进一步论述,刘竹论文仅计算了能源活动和水泥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清单则包含了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包括水泥、石灰、钢铁等)以及废弃物焚烧处理。若单比较能源活动排放,按清单部门法和参考法结果,两者的差距应该分别是6.6%与9%,而不是刘文指出的12%。

然而,刘竹论文不乏支持者。

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柯阳毅告诉财新记者:“考虑到他们使用了相当全面的煤炭质量和煤炭燃烧率数据,我认为刘竹他们在研究中得出的碳排放因子是相当准确的。”

当然,柯阳毅认为,这份研究中的其他部分还存在争议,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在比较自己的数字和其他研究的数字时,所使用的方法不是很科学。“许多差距并没有他们论文中所描述的那么大。”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end 分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上一篇: 十三五|王仲颖:调整结构 勿失良机

下一篇: 雾霾天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PM2.5:室内不一定比室外少

相关文章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2021-04-093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2021-04-092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2021-04-092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2021-04-093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2021-04-092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2021-04-0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