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走出一系列负面阴影的乐视,最近又陷入了平仓风波。
针对12月6日有媒体报道“贾跃亭64.81%质押股票一度跌破平仓线”一事,乐视网官方在12月7日发布公告,称传闻中的平仓价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纯属臆测。随后,乐视创始人、CEO贾跃亭也通过个人微博反击,称:“策划够完美,黑手够无耻”。
巧合的是,几乎与此同时,乐视投资的电动车公司Faraday Future,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其首款量产车的预告图,新车定位全球史上首款“互联网生态”电动车,并将于2017年1月3日在拉斯维加斯CES展上正式亮相。
根据此前的谍照来看,新车定位为一款纯电动跨界SUV,其车身尺寸与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X相当。并且与LG化学合作开发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此外新车配备有半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加州已允许该公司在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系统。
而就在12月8日上午,有消息称贾跃亭正在发动乐视中高层四处筹措资金,同时寻求合作机会的新闻。相关企业正在评估合作的价值和可能性。
据统计,2015年10月26日,贾跃亭将其持有的乐视网高管锁定股4.673亿股、无限制流通股0.40亿股,共计5.073亿股进行质押,累计质押77.74%所持乐视网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2.79%。77.74%的质押率相对来讲目前尚有补仓与回旋空间,又或许贾跃亭的资本腾挪已经在进行中。当然,在市场舆论压力、资金链趋紧的情况下,后续的护盘压力依旧。当天乐视网的股价最高为50.80元,最低为48.20元,收盘价为50.32元。
在此前笔者所写的《告别烧钱的乐视或成互联网造车破灭的第一个泡泡》和《乐视裁员股价暴跌,6亿美元烧完了?》两篇文章中,笔者指出乐视危机的实质在于其作为互联网企业玩硬件,试图以“硬件赔钱,内容挣钱”的所谓“生态化反”模式本身即存在先天缺陷。乐视生态未来要想成功,涉及到硬件业务的“造血”功能至关重要。而目前乐视的硬件业务没有一样是挣钱的。在中国IT界,所谓“互联网生态”这一概念,最早并不是贾跃亭提出来的,而是雷军提出来的。雷军在提出“互联网生态”这一概念时,要比贾跃亭务实和谨慎得多。雷军的“生态”所做的产品都是围绕智能手机和MIUI强相关的产品,如平板、路由器、盒子、电视、移动电源等。虽然也是造硬件,也需要资金投入,但所需资金规模较小,风险可控。在2015年年初,小米的估值一度高达450亿美元。可以说是IPO最好的时机,但即便如此,雷军仍公开表态称“一个好的企业需要10年左右时间发展,小米5年内不上市”。即便在估值最高、互联网造车的概念在资本市场上炒得最热的时候,坊间各种谣传称小米要造车,雷军依然保持了高度的冷静,没有头脑发热跟着去赶互联网造车的“时髦”。尽管从2015年开始,小米的发展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公司主业仍然健康。根基依然稳固。
因此,尽管都号称“互联网生态”,乐视的“生态”和小米的生态有本质差别。《财经》杂志的副主编马克指出:乐视的“生态圈”不是自然长出来的,而是人工的生态圈。除了乐视的影视业务外,方方面面都在流血,现金流全部为负。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商业社会的基本秩序是盈利,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天量的投资全靠输血支撑,在商业历史上没有成功的先例。乐视作为公司和企业,创业12年,横跨7个行业。在笔者看来,乐视的所谓“互联网生态”好比是当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连营七百里,战线拉得很长,就像一个大气球一样,乍看之下气势磅礴很唬人。但一根针刺破一点,立即就会出现火烧连营七百里的“壮观”景象。
小米和乐视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反差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企业家格局和企业家性格的问题。格局太小会束缚企业,野心太大也会拖垮企业。
欲成大事而无静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