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8)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永才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永才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中车,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各部委领导、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中车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领导、各界朋友共同分享中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发展成果和发展思考。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变革、协同正在叠加起改变历史的力量,交通行业首当其冲,承担着强国的战略。
去年9月21日,中国中车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标志着我国高铁事业开始迈入领先世界的新时代。传承136年的文化积淀、技术积淀、人才积淀,中国中车研制了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城市轨道车辆、铁路货车为代表的全系列谱系化产品,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中车的产品和服务出口全球六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发达国家全覆盖。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向世界展示中国成就的“国家名片”。
从2002年起,中国中车依托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承担并完成国家相关部委20余项新能源汽车重大攻关项目,15年来,见证并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的高速发展。中车新能源客车销量从2007年的10余台,增长到2017年的近7000台,产品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跻身行业排名前四位。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去年实现对外销售2万余台套,乘用车电驱动系统新签市场订单180万台套。目前中国中车初步形成了从材料、器件、部件、系统到整车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以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轻量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全球交通变革。未来的交通体系将呈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交通工具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转变;二是动力系统向高端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变;三是能源供给向绿色化、循环化、安全化转变。
面对变革趋势,躬逢伟大时代,适逢黄金机遇,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相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中国中车将肩负起“担当国家战略、振兴民族工业、塑造国家名片”的光荣使命,坚持“五个着力、五个致力”,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优势,积极推动交通体系发展和变革,努力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中车技术、中车产品、中车方案和中车智慧”。
第一,着力强化资源整合,致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业态。
从半导体产业切入,中国中车走出了一条“收购——整合——创新”的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从汽车级IGBT到下一代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以及集芯片设计、制造、模块封装能力为一体的企业。同时,通过收购德国采埃孚旗下的博戈公司,实现了汽车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布局。未来两年,我们将通过资源整合,打造两大业务。一是打造以商用车为主的支柱产业。通过并购,完成相关产业布局,形成东南西北中六个主要客车及物流车基地,形成3万台客车、10万台专用车的制造能力。二是打造以“三电”为核心的支撑产业。紧密围绕自主开发的IGBT及车用复合传感器,进一步完善适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及乘用车的“三电”核心能力,逐步形成百万套级的电驱动系统与储能总成的制造能力。
第二,着力强化创新协同,致力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中车已与10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等9家企业建立中国IGBT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与清华大学建立联合创新平台,与湖南大学成立“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建“创新研究中心”,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成立“电传动技术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覆盖器件、部件、系统到整车的技术创新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助“承担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使命、实施国家重大专项研发任务、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有利契机,汇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磅礴力量,不断强化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凝聚院士、教授、行业技术专家等强大智慧资源,充分释放政府、社会、科研院所、企业和全球的资源协同效应,积极探索适应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重大科技成果共创、共建、共享,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发展。
第三,着力强化“三电”核心技术,致力提升核心竞争实力。
“三电”技术是支撑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发展的核心。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研制出最新一代、集成度最高、功能最完备的商用车“T动力”中央控制总成系统,广泛应用到全国各大车企,成为行业翘楚。基于自主“高集成度功率组件技术”,打造了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强电磁兼容能力的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应用车联网大数据技术,结合部件、系统与整车的优势,推出了具有中车特色的云智通系统、以及“L3”等级的智能驾驶样车,成为国内首批互联网+整车应用企业。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技术的先行者,面向“十三五”,在控制总成方面,将基于自主研发的功率组件模块,实现多功能、多单元的变流控制及整车控制集成,电机控制模块功率密度达到30千瓦每升;在传动总成方面,重点突破高效、高转矩密度的传动产品,打造机电深度耦合的动力传动单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最高机械传动效率大于95%;在储能系统方面,突破储能总成关键技术,形成系列化产品,能量指标将达到170瓦时每千克。在核心器件方面,重点突破IGBT“精细沟槽栅”芯片技术,集成化、智能化的传感技术,产品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推出基于“双面冷却IGBT模块组件”、基于“碳化硅”技术的宽禁带半导体产品,推动新能源汽车“中国芯”技术进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传感器的国产化,“十三五”期间实现传感器应用突破500万只。
第四,着力强化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前沿技术,致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
以电动化为基础,通过整合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技术,提供绿色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在商用车智能驾驶方面,尽快实现智能驾驶“L3”等级的示范运营,“十三五”末实现批量推广,2025年实现“L4”等级无人驾驶目标;在智能互联方面,基于现有的云智通平台,通过云联、云算、云智,理解用户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串联人、车、服务三张网,赋车辆以智慧,为终端用户提供生态场景服务,推动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的转变;在综合交通体系方面,构建涵盖高铁、地铁、公交为一体化的绿色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出行、购物、工作、娱乐一站式智慧服务体系,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第五,着力强化整车开发,致力打造系列化谱系化整车产品。
抓住交通变革机遇,立足国内,面向国际,走向全球,在整车方面,利用“三电”技术优势,基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特点,创新突破,通过“传动、制动、承载”一体化技术,打造通用化的电动底盘平台,形成客车、专用车系列化产品。结合轨道交通成熟的铝合金和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通过模块化、标准化、协同化设计,整车重量降低30%,整车能耗降低20%。
在客车产品开发方面,基于全新设计时尚科技造型,应用核心“三电”系统以及云智通网联系统,打造6到18米系列化新能源城市客车产品,满足高温、高寒、高原、涉水等各类复杂应用环境,并逐步实现自动顶置受电弓充电、智能主动安全、乘客信息交互及自动驾驶等功能。
在专用车产品开发方面,以通用多功能电动化底盘为载体,结合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市场需求,形成覆盖2.5吨到7.5吨的专用车产品线。
通过以上措施,2025年形成销售30万辆整车、100万套电驱动系统、20G瓦时储能总成的产业规模,向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导品牌目标奋力迈进。
交通强国,装备支撑;电动未来,车行天下。中国中车将顺应时代潮流,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全球发展、共享发展,成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者,成为人类绿色出行、智慧生活的推动者,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引领者,成为未来科技变革、交通变革、能源变革的先行者,为推动科技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中车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中车的关心指导和鼎力支持。期待与大家继续携手共进,迈入新征程,拥抱新时代,开创新未来!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8电动汽车百人会”专题直播
提示:本文根据发言整理,未经专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