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桑塔纳到捷达,再到迈腾和帕萨特,深耕中国汽车市场多年的大众汽车,是时候迈向新的阶段了。
过去数年,大众汽车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型。未来,大众汽车将目标锁定在电动化、全面互联化和碳平衡。“goTOzero”零排放出行战略由此成为大众汽车的新目标、新焦点。
10月31日,大众汽车首次在中国揭幕全新品牌标识,并携四款带有新标识的纯电动ID.家族车型集中亮相。当中,面向中国市场的首款纯电动ID.车型——ID.初见迎来首发,这款SUV将于12个月后开始量产。同时,大众汽车宣布,两厢纯电动车型ID.3将由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汽车工厂国产。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自2018年开始,我们已在中国市场推出了14款新车型,包括5款全新SUV。不过,大众汽车并没有止步于此,全面互联化的时代正在到来,而我们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的电动出行攻势。”
据了解,至2020年,大众汽车将基于现有车型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至2023年,还将有10款纯电动ID.车型面市。电动汽车赛场的Big Player开始正面出击。
ID.与MEB
如果说甲壳虫让很多人拥有了个性化出行,高尔夫则进一步普及了大众的各项新技术。ID.车型作为具有可持续性的量产品牌,带给用户的则是零排放的出行感受。
2015年底,大众汽车电动化项目启动。为了挖掘纯电动汽车的所有潜力,大众汽车决定研发一个全新的平台,这是一个电力驱动的灵活平台,有助于打造出具有最优续航里程、性能和成本的全球化电动汽车家族。
全新的MEB平台由此诞生,其全称为模块化电驱动平台。虽然该平台最初只是白纸上的一纸草图,但已经包含了所有的技术要素。
以上这张草图是由大众汽车品牌技术研发总监Frank Welsch博士在一次会议中绘制的。也是在这个会议上,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博士(Herbert Diess)和团队共同制定了MEB平台战略。即将国产的ID.3与ID.家族的其他概念车型,包括宽敞的SUV ID.CROZZ3、未来标志性厢型车ID.BUZZ、前卫轿车ID. VIZZION以及沙滩车ID. BUGGY,都将基于MEB平台打造。
平台战略在现代汽车技术中十分重要,一个精心研发的平台在规模经济、发展速率、可变性和汽车制造方面都有着突出优势。而纯电动MEB平台将使大众汽车有能力引领电动汽车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MEB车型拥有超长续航里程并能实现快速充电,同时还能实现成本优化。
第二,基于MEB平台的电动汽车设计精巧、技术先进、实用且易于使用。
第三,全新电子系统架构“E3”端对端电子系统架构和新的操作系统“vw.OS”:为了应对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更新和升级需要,车辆将具备更强的中央处理能力。
第四,MEB平台十分灵活,适用于任何汽车类型。
此外,MEB平台赋予了所有的ID.车型相同的基因,它们均采用标志设计,有着启迪空间,搭载直观设备,智能数据互通,并实现了零排放,一如“ID.”之名意味良多。
电动大玩家
MEB将成为车型销量最高的纯电动平台,而中国市场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据悉,到2025年,大众汽车将在全球量产33款MEB车型,其中将有近一半车型来自中国。同样到2025年,大众汽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年产100万辆MEB车型,其中三分之二产自中国。
ID.家族车型未来将分别由大众汽车的两家合资公司量产,目前上汽大众位于安亭的全新工厂正在建设之中,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正在为电动汽车的生产而转型。2020年底,两座工厂将完工,累计总年产能可以达到60万辆。
品牌重塑 走向零排放
大众汽车品牌标识设计焕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品牌重塑事件之一。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销售、市场和售后负责人Jürgen Stackmann表示:“全新的品牌设计标志着大众汽车新时代的开启。通过制定新的内容调性和发布新的产品,大众汽车品牌正在彻底地转型,以实现未来所有人都能受益的碳平衡。现在,是时候让外界看到大众汽车品牌的新态度了。”
全新的品牌设计用感性化的方式,代表着人与未来电动出行之间更为纯粹的联系,以此展示大众汽车的未来。
冯思翰博士表示,大众汽车最迟将在2050年前,完全实现碳中和。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品牌已经制定了清晰的长远发展方向。基于“goTOzero”可持续发展战略,大众汽车从2020年开始,将通过专为中国设定的减碳指数,让自身战略的实施进程保持完全透明。
据介绍,至2025年,大众汽车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中将有25%至35%的车型为纯电动汽车。同样至2025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工厂每生产一辆汽车将减少30%的废料排放,并减少30%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同时,大众汽车在中国将全力支持集团,达成全球范围内车辆整个产品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0%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大众汽车迄今在车辆生产方面正在推进上百个改进项目。对此,冯思翰博士表示:“我们已经与中国政府和能源生产企业开启了相关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