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温环境中,续航里程缩短、充电速度减慢、为节省电量不敢开空调,已成为新能源车主的冬季痛点。
2020年1月19日,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工作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及相关部门官员等80余人组成验证团队,在内蒙古牙克石试验场现场验证面向冬奥环境新能源汽车极寒测试。
凌晨6点,在室外气温零下30度的情况下,一辆北汽新能源伪装车的动力电池电芯温度用时313秒,温度由零下18度升至19度,平均每分钟升温7摄氏度。车辆成功启动后,其搭载的热泵空调也正常运行。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表示,这辆伪装车来自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ARCFOX,车型是计划在今年8月量产的ARCFOX ECF。
参与此次测试的有北汽新能源旗下的两辆乘用车和北汽福田的4辆大巴车,进行超低温冷启动及超低温热泵空调测试时,均已停放48小时,电池完全冻透。
北汽新能源伪装车现场试验电池升温 来源:北汽新能源官方
据孙逢春介绍,此次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新能源汽车将不再有禁区。”孙逢春在采访中表示,本次极寒测试的成功,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无惧零下40度极寒环境,保持与常温情况下基本相同的续航里程,未来也可进一步将新能源汽车销往西北、东北等高原高寒地区。
左一为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左二为孙逢春院士 来源:北汽新能源官方
该项目组研发的极寒技术群包括驻车保温、远程充电保温、电池速加热、低温行车、智能回收以及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据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刘琳介绍,目前,除电池速加热及低温热泵空调系统还在验证阶段,其他技术均已搭载上车。
据孙逢春介绍,极寒技术群可以让电池利用微弱的能量进行自加热,在零下10度左右的低寒情况下,续航里程不受影响;零下20度左右时,在影响2.5%续航里程的情况下可正常使用汽车;零下40度左右情况时,仅影响6%的续航里程。
孙逢春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该技术的构成简单,不影响整车制造的生产流程,“可以直接应用在所有车型上”,预估成本增加较少。
此次极寒技术群的成功验证,或将使北汽新能源在极寒技术上占有先发优势。“技术不可能被垄断,但时间上的优势会很明显。”马仿列表示,这将为北汽带来一个时间窗口。“我们一直说不会做电池,是不会深入电池材料,但不代表我们不做PACK级电池包,不代表我们不跟踪最新的电池技术。”
媒体采访现场 来源:北汽新能源官方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近日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正在开发全气候电池,以解决冬天寒冷情况下电池衰减问题,并很快会在新的产品体系中体现出来。车企发力解决冬季续航焦虑问题已初见成效,在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冬季续航焦虑或有望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