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为了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规范建设,促进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请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供应商对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根据车辆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降低车辆起火风险。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通知》要求,对于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公交车等高使用强度的运营类车辆,应按照行驶里程和监测平台数据分析结果设定排查比例。行驶10万公里以下的排查比例不低于5%,行驶10-20万公里的排查比例不低于10%,行驶20万公里以上的不低于20%。
对于私家车,《通知》要求,生产企业应明确告知用户,车辆触发何种条件时应回店检修。触发条件应包括:车辆正常行驶里程或使用年限间隔,车辆发生碰撞、泡水等意外情况,车辆仪表出现严重故障报警信号(如电池、过压、过温、绝缘过低,充电插座过温等)等。生产企业通过监测数据发现车辆达到上述触发条件时,应及时通过电话、短信、车辆报警等方式提醒用户回店检查维护。生产企业应将上述触发条件、通知方式及记录、回店检修项目等列入年度报告,存档备查。
从此次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排查工作检查参考表来看,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排查的是动力电池部分,其中包含外观检查、软件诊断、气密性检测、开箱检查及换件。
今年入夏以来,国内发生的多起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2020年电动车自燃事件梳理
不断发生的事故,使得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电动车的安全“底线”上。相关业内人士对盖世汽车表示,正常来说,电动汽车的安全应该与气候无关。频繁发生起火事故,说明新能源汽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关部门也在近期开始逐渐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标准;6月2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四项会议要求:一是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调查;二是进一步强化整车运行监测体系;三是做好新能源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做好宣传引导,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工信部表示,安全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底线,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命门。而新能源车企作为车辆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对车辆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
法律界人士向盖世汽车表示,国家最近在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上动作频频,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安全将从国家推荐性标准上升至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从此以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和电池生产厂商要在完善新能源安全性方面多花心思,加大力度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从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也指出,国家频频出手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底线”,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