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220万辆,同比增长10%,占据2.5%的市场份额,即每40辆售出的乘用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严重打击了汽车行业。各国汽车销量纷纷大幅下滑,但电动汽车销量的跌幅普遍好于整体汽车市场。事实证明,电动车比燃油车更能适应全球车市的波动。
(图片来源:Insideevs)
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
车市波动下,电动车相较燃油车体现出更强的韧性,原因在于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越的驾驶体验,具体如下:
性能更好,速度更快,行驶起来噪音较小;
总体拥有成本更低,每年最高可为司机节省1300美元;
零尾气排放,更利于保护环境及改善公众健康;
每英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普通燃油车少54%;
依靠电力而非价格动荡的石油,能源供应方面更安全稳定。
到2022年,全球将有500款不同的电动汽车。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在170万辆左右,到2025年将增长至850万辆,2030年将达2600万辆,到2040年将达5400万辆,预计将占整体新车销量的58%。另外,有三个因素还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
首先,电池价格将持续下降,这使得电动汽车的成本很快就能与燃油汽车持平。其次,租车和网约车公司更换车队时开始更倾向电动汽车,这带来了批量订单,从而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并进一步压低了价格。此外,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使电动车效率更高,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也更快。
车企纷纷押注电动车
无论是通用福特这样的老牌汽车巨头,还是特斯拉和Rivian等电动车新秀,在电气化上均动作频频。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浪潮的引领者,2019年,特斯拉占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的78%。特斯拉将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新建一家超级工厂,并将于明年推出Cybertruck电动皮卡。
通用:通用计划到2023年至少推出20款纯电动汽车,包括轿车、卡车和跨界车。其中凯迪拉克Lyriq和悍马电动车将采用通用新型Ultium电池,续航里程达400英里。通用汽车负责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项目的副总裁Ken Morris表示,疫情不会影响对凯迪拉克Lyriq和悍马电动车的支出,这两款车型将准时推出。
福特:福特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Mustang Mach-E SUV,并将在2022年推出消费者期待已久的F-150电动皮卡。福特已经向电动车初创公司Rivian投入逾5亿美元,以加速福特和林肯品牌的电气化。此外,福特还与大众达成合作,将在2023年推出的电动汽车上使用大众的电池技术。
大众:大众在其电动汽车项目上投资了370亿美元,迄今为止比任何汽车制造商都要多。大众计划到2025年每年生产约150万辆电动汽车,不过大众的电气化雄心不仅体现在汽车上。“到2025年,通过电动汽车车队,我们将拥有350千兆瓦时的能源储备。2025年到2030年,这一储量将增至1太瓦时。”大众首席策略师Michael Jost表示,“这比目前世界上所有水力发电站所产生的能量还要多,我们可以保证这些能源将被使用和良好储存,这将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
沃尔沃:沃尔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都推出一款电动汽车,该公司希望到2025年使电动汽车占其全球销量的50%。在被问及疫情对电气化的影响时,沃尔沃首席执行官Häkan Samuelsson表示,“疫情将加速电气化进程。”
日产:日产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8款新电动车。为了增强竞争力,日产、雷诺和三菱计划通过联合开发电动汽车来加强联盟。值得注意的是,日产电动车计划主要聚焦中国和欧洲市场,这两大市场的气候变化和政府推出的减少污染的政策正加速交通的电气化。
政策“催化剂”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加速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
在中国,为进一步提振新能源车市,中国多部委明确提出,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迟2年,至2022年底。同时,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应刺激消费政策,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尽快回归正轨。
在欧洲,各国也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其中法国将向其汽车行业提供约80亿欧元(约90亿美元),以加强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德国将向汽车行业提供56亿欧元资金,并要求加油站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奥地利从7月起,将加大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力度(每辆车补贴从3000欧元提高至5000欧元),并将对充电站点提供的补助提升两倍;希腊电动汽车和电动轻型商用车消费者可以获得约为车价15%的补贴,加上税收减免,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最多可以节省1万欧元。
在美国,联邦政府虽还未采取行动,但许多州开始自发改善市场状况。例如近日,内华达州成为第15个采用清洁汽车标准的州,制定了严格的交通排放要求,这将促使汽车制造商生产和销售更多电动汽车。不过,美国在电气化上要超越欧洲和中国,还需要联邦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当前,汽车制造商正努力投资电气化,并将成本更低、续航里程更长的电动汽车推向市场。而消费者对清洁、低成本、更方便、性能更好的驾驶体验也发出了渴望的信号,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助推,未来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将不是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