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D驱动电源的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发生LED灯珠变色的情况,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较多,支架出现问题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将介绍由于支架原因导致的LED灯珠变色问题,对其中三种常见的原因进行分析。
异物污染支架
在这种情况下,当失效灯珠一侧变色,揭开封装胶后可以看到变色部位的支架的表面覆盖一层异物,对异物进行元素成分测试,显示其主成分为锡(Sn)、铅(Pb)元素,测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揭开灯珠变色部位外围的白色塑胶,在与白色塑胶接触的支架表面也检出了锡(Sn)、铅(Pb)成分。由于异物覆盖部位的支架与灯珠一侧的引脚相连,而引脚采用锡铅焊接。显而易见,如果灯珠在进行表面贴装时,引脚沾附了多余的锡膏,则在焊接时,熔化的焊料会沿着引脚爬升至与之相连的支架表面,形成覆盖层。因此,此案例中LED灯珠失效的原因是LED灯珠在进行组装焊接时,引脚焊接部位的焊料进入了支架表面,形成了覆盖物,从而导致了灯珠变色。
支架腐蚀
失效LED灯珠的中间部位变色发黑,开封后将其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整个支架的表面明显地变黑,使用SEM&EDS测试发黑支架的成分,结果显示,除了正常的材质成分外,发黑支架中还具有较高含量的腐蚀性硫(S)元素,而支架表面镀银层局部也呈现出疏松的腐蚀形貌,如图2所示。
图2
通常LED灯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自身不纯或工艺过程污染等原因引入硫(S)、氯(Cl)等腐蚀性元素时,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水汽残留等),其金属支架极易发生腐蚀,导致灯珠出现变色、漏电等失效现象。
支架镀层质量差
LED灯珠点亮老化后出现变色发黑现象,且失效率高达30%。去掉灯珠表面的封装胶后,发现支架表层银镀层失去原有的光亮,呈现灰色。使用SEM观察支架表层微观形貌,发现与未装配的半成品支架相比,LED失效灯珠的支架表面银层疏松且有较多的孔洞。将半成品支架和失效LED制作成切片,观察其截面镀层质量,发现支架镀层结构为铜镀镍再镀银,与半成品相比,失效品支架的镍镀层变薄,表层银层变得疏松,且镍银镀层界限变得模糊。
使用AES测试失效LED支架浅表层成分,发现其中会有镍(Ni)元素,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很显然,镍镀层扩散至了银层表面。由此得出,LED灯珠变色的原因为所用的支架镀层不良,老化后银层疏松产生孔洞,镍层经过银层孔洞扩散到银层表面,导致银层发黑,灯珠变色。
图3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LED灯珠失效案例当中,由于支架出现异常而导致灯珠变色的情况是最多的。因此当手中的产品出现灯珠失效时,可以首先从支架方面开始检查,观察是否已经出现支架变色或腐蚀等异常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