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汇消息:6月28日上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正式对外发布长城汽车2025战略,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并且魏建军强调,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机会只有一次。
这样的目标对于目前的长城汽车而言,无疑是个非常巨大的挑战。长城汽车财报显示,2020年营业总收入为1033.08亿元,同比增长7.38%;销量上,2020年长城汽车销售整车111.16万辆,同比增长4.8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7421辆,同比增长55.26%,在总销量中占比仅为5.27%。要实现魏建军宣布的2025年目标,相比2020年的营收及销量,未来4年多时间里,长城汽车要实现营收增长5倍,总销量需翻近4倍,新能源汽车销量则需要翻55倍。
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未来五年,长城汽车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到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人员,会在现有的1.5万人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达到1万人。
多技术路线并举
在产品端,2022年,长城汽车将上市沙龙首款产品,2023年,欧拉实现新能源细分市场第一,全球销量超过100万,2025年前,全体系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而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长城汽车选择的是多路线并举的策略,即纯电动、氢能、混合动力全面布局,同步推进车辆的智能化。
为保障纯电动汽车发展,长城汽车规划的电池产能预计到2025年将有215GWh;电池技术路线上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入门级车型、无钴电池配套中长续航车型、三元电池配套高端性能车型,并且三元811电池包任意位置电芯发生热失控之后,可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动力电池还可通过长城汽车回收网络进行回收,形成电池回收闭环。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目前已经具备35KW-220kW系列化产品,覆盖A00-D级车型。这些都可以保障长城汽车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
氢能领域,长城汽车目前虽然还没有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但却提出了非常宏大的目标: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在长城汽车的氢能规划中,2023年推出首款全尺寸氢燃料电池轿车,长城集团旗下的未势能源,将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
混动领域,长城汽车即将推出拿铁、玛奇朵、赤兔、哈弗XY等混合动力车型,和基于纵置P2混动架构打造的3.0GDIT+9AT动力组合,应用于坦克平台。2023年发布第二代“柠檬混动DHT”,并推出首热效率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长城汽车的软件开发人员将占到研发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储备这样体量的软件开发人员就是为车辆的智能化服务的。在长城汽车的规划中,要实现以车为原点,打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万物终端,构建强大的长城汽车智慧网。同时,长城汽车将开放各类控制域、车机应用等接口,广邀行业内优秀合作伙伴共创,实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各个车控域的真正衔接,于2022年形成完善的、开源的、可拓展的整车操作系统。
四大战略新定位
魏建军说,未来,长城汽车将基于“全球大布局”、“研发大投入”、“企业大变革”和“用户大运营”的新定位,进行全面、彻底的创新变革,持续打造竞争力,领跑新赛道,推动长城汽车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
在研发方面,长城汽车已经构建了以中国为核心,涵盖亚洲、欧洲、北美的“七国十地”研发布局;在生产方面,长城汽车在中国建立了9个整车生产基地,在海外建立了俄罗斯、印度、泰国3个全工艺整车工厂,和5个KD工厂。同时正在推进南美、欧洲等地的整车项目。
为达成目标,长城汽车将持续进行“研发大投入”,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1000亿元,以确保技术领先优势,为全球用户打造更绿色、更智慧、更安全的产品。同时,加大全球化研发人才引进,到2023年,全球研发人员达到3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1万人。并且为了吸引人才,长城汽车的股权激励计划未来要覆盖到100%的价值员工。
通过“企业大变革”,长城汽车将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全方位、全领域创新的“用户大运营”,构建企业与用户共同经营的全新价值体系。魏建军表示,我们将持续配置资源,以产业互联网为依托,深化从B2B转为C2B的用户运营模式。我们会建立“产品+软件+服务”的全新商业模式,推动价值链向后端转移,打通汽车消费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条,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与用户共创、共享、共赢。
未来目标已经明确,战略定位也已经做好,接下来就看长城汽车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了。
文章摘自 电车汇 20210628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