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下“顶流”赛道,2022年风光冲劲十足。仅光伏而言,2022年开年各大央国企已竞相开启超47GW、超36GW的组件、逆变器设备招标。
项目指标更是“眼花缭乱”。据媒体统计,2021年各级政府下发的风光项目指标高达200GW+。不过,项目并网时间要求各有不同,主要支撑2022年装机市场的将是以下几类项目:
一、大基地项目:45.71GW
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基地,自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这一词条多次出现于国际国内高层领导重要讲话及各级政府红头文件中。多方关注之下,这一板块也必将成为完成度最高的项目。
2021年12月底,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清单公开,覆盖内蒙古、山西、青海等19个省区,总规模97.05GW。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清单中,各项目明确了2022年和2023年的投产容量。据统计,仅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2022年的投产容量将达45.71GW。其中,完工率最高的当属新疆,2.4GW项目悉数将于2022年底投产。
此外,于2021年12月底开始申报的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据悉规模高达400GW,但具体项目清单目前仍未发布。
二、2021年保障性并网项目:53GW+
近十年来,我国风电光伏规模管理机制多方变革,从指标派发到竞争性配置,2021“十四五”起步之年,保障性、市场化等多元并网机制开始全新实施。保障性项目由电网实行保障性并网,而保障性并网范围以外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则为市场化项目,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予以并网。
2021年,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天津、广西、山东、安徽8省区市以及新疆兵团明确下发了保障性风光项目,总规模74.6GW,其中光伏项目(含风光互补)52.3GW,风电项目22.3GW。
保障性项目并网时间,各省要求不同,其中递延项目,即2019年、2020年获得指标未并网的项目,除广西外均要求在2021年底并网,广西对于2020年获得指标的光伏项目并网节点延长至2022年底。而新增项目,山西、内蒙古、山东及新疆兵团要求风光项目于2022年底并网,河北、陕西光伏项目须于2022年底并网,风电项目须于2023年底并网。此外,广西风、光项目的并网时长分别为两年、三年,天津仅要求一年内实质开工,安徽光伏、风电项目的全容量并网时间节点分别为2023年、2024年。
由此,上述9地保障性风光项目需要于2022年底前并网的规模至少达53GW,其中包含部分于2021年底并网的递延项目。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项目仅是9地明确下发的风光保障性项目,其余省份还将部分符合条件的竞争性配置项目列入保障性项目名单。如江西省于2021年5月下发了第一批3GW竞争性光伏项目名单,同时明确,2021年12月31日前建成并网的项目将纳入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2021年11月,江西再次下发9GW第二批光伏竞争优选项目,若按第一批项目规则,那么2022年底并网的项目将大概率进入2022年保障性项目名单。
三、市场化项目:3GW+
2021年是市场化项目的开发元年。市场化项目需要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这也决定了项目的并网周期势必延长。
2021年青海、山东、河北、广西、吉林、安徽6省下发了约83GW的市场化并网风光项目,但并网时间大多集中于2023年,仅山东10GW项目中有3.03GW项目承诺于2022年底前并网。
四、整县分布式光伏:70~100GW
以上均为大型集中式风光项目,比肩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快速跃居光伏开发市场的“半壁江山”,而“整县”模式无疑占据C位。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公示首批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名单,总共676个县(市、区)入列名单。按照要求,2023年底前,试点地区各类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均达到要求。据测算总开发容量可达150~200GW。
2021年底,据国家能源局通报,2021年全国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县累计备案46.23GW,累计并网17.78GW。
众所周知,整县屋顶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园区、工商业屋顶,党政机关、学校屋顶以及农户屋顶,特别是后两类,由于分散,隐患风险和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实质上整县推进相对缓慢。但有评论指出,并不“划算”的收益下,激昂涌进的央国企看重的或是碳资源交易价值。以广东为例,2016年1月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均价18.45元/吨,2022年2月已上涨至84.8元/吨。
若按50%的完成率,2022年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规模或达70~100GW。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预测,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75~90GW。项目指标足够充裕,但至关重要的设备价格又将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