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CC民族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
3月26日下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伟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十城千辆示范运营阶段进入到普及推广阶段,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汽车新能源关键技术研发不断增强,先进技术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日益增加,电池成本逐渐降低,电驱动系统的功率不断增加。同时,我国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充换电网络,建成了“十纵十横两环”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苗伟表示,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但2021年以来,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打击囤积居奇和不义之财。
对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需要打击囤积居奇,牟取不义之财,但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无法阻挡。苗伟指出,目前动力电池厂商普遍提价,整车也开始出现涨价趋势,这是必然的。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无法控制,必然会传导到下游。定价高的企业承受能力会更强,价格竞争低的企业压力更大。在苗伟看来,造车新势力的价格承受能力比较强,传统企业在向新能源发展,因为是从低端走向高端,价格承受能力差一点。
“缺芯”不能等
针对汽车产业缺乏核心,苗伟表示,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产业是中国产业的短板。现在很多主机厂还是把汽车规范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扔给一级配套供应商,自己做,不采取任何行动。“外国车企已经开始在TSMC等地投资,解决芯片问题,但我们的车厂只会在那里打电话。”
汽车行业开始向智能汽车转型。
“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上半场,把智能网联比作下半场,中国汽车产业上半场成绩斐然,但胜负仍在下半场。”苗伟布道。
针对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苗伟强调智能网联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但在他看来,仅靠自行车智能很难实现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需要将部分计算能力从车辆端转移到路边。目前我国车联网产业链还不成熟,数据、通信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都需要解决。因此,在车联网方面,应尽快发展短距离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满足边缘计算、路边单元和车载通信的需求。在道路协调方面,应尽快建立智能道路分类国家标准,以及路侧单元、交通信号灯、道路标线标志的智能化标准,实现全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