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期待与中国通力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清洁能源普及和蔚蓝天空的愿景成为现实。
当前,全球城市正面临空气污染带来的重大健康危机。由现代交通、发电和散煤燃烧等引起的空气污染已成为世界上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空气污染危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80%接受空气污染监测的城市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能源消耗是引发空气污染这一公共健康危机的根源之一。城市正是这种污染的集中区。煤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而后者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和酸雨的诱因。诸如柴油等交通运输能源的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进而引发如哮喘、肺癌和心脏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对于行走在街道的路人,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即便付诸了巨大努力,能源引发的空气污染一时也很难彻底解决。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重视空气污染问题,花了大力气治理,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正在下降。此外,2013年发起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倡议,描绘出2013-2017年间改善空气质量的路线图。除了制定标准,该行动计划还推出一系列新的激励机制来治理空气污染,如每月分别评选和披露10个在空气质量方面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城市,并大力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应对空气污染,挑战依旧存在。譬如,过去10年越来越多中国家庭购买汽车,使得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加了1/3。然而,办法总比问题多。国际能源署致力于向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敞开大门,并支持他们应对能源挑战。今年,国际能源署首次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6:能源与空气质量特别报告》,基于现有技术和经过实证的政策措施,报告中提出了一项兼顾成本与效益的战略。根据该战略,全球能源投资仅增加7%,就可以削减大量的空气污染排放物,使数百万人免于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
根据该战略提出的要求,首先需要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长期空气质量目标。其次,打出直接减排和法规条例等兼顾成本效益的组合拳,制定能源领域的一揽子政策。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的政策监督、政策执行和公众推广。
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为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质量问题提供了机遇。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让全世界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世界各主要碳排放国家将共同努力,携手迈向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未来。
正如我去年出任国际能源署署长后首访北京时所说,中国与国际能源署日渐夯实的合作基础,将在未来全球范围内收获丰硕的成果。中国即将举办G20峰会,同时也将主办2017年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该会议秘书处设在国际能源署,是一场由世界诸多经济体共同努力,旨在推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高级别论坛。国际能源署期待与中国通力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清洁能源普及和蔚蓝天空的愿景成为现实。
(作者为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
上一篇: 德州未来五年将成为美国第二大太阳能市场
下一篇: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排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