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税收,资源税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被寄予厚望。专家表示,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有利于稳定地方财力,有利于当地恢复生态、改善民生,有利于地方政府给予谋求转型升级的行业和企业更多支持,进而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从7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这一绿色税收将如何撬动绿色经济?如何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何优化税收征管全流程?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财税部门和多个试点企业。
遏制“吃白菜心”式开发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资源短缺现象日益突出。以矿产资源为例,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58%,但在煤炭等资源开采时,却普遍存在寻找富矿、丢弃贫矿的“吃白菜心”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此次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将有助于彻底根治这一顽疾。
改革后,将实施从价计征,对资源赋存条件好、价格高的多征税,条件差、价格低的少征税。“以玄武岩为例,外观好、硬度高、价格高的玄武岩,会多征税;外观差、硬度高、价格低的玄武岩将少征税。可以通过价格杠杆,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江苏省溧阳地税局局长彭滢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说,随着矿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使资源税与反映供求关系、稀缺程度的资源价格挂钩,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税收自动调节体系,克服矿产品资源税从量计征的诸多弊端。
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加大,也是造成不少企业追逐好矿、浪费资源的重要原因。对此,资源税改革对开采难度大及综合利用的资源开发实行税收优惠,旨在激励企业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例如,在建筑物、铁路、水体下,通过充填开采方式采出的矿产资源,资源税减征50%;实际开采年限15年以上的衰竭期矿山开采的矿产资源,资源税减征30%。
事实上,除了矿产资源,此次改革将逐步把水、森林、草场、滩涂等资源纳入征税范围,有效解决现行资源税制度覆盖面较窄的问题。“这也是此次资源税征收范围的一个根本性变革,因为现行资源税范围偏窄,难以承担起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护作用。”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
优质企业享政策“红包”
对于能源行业上下游企业而言,经济下行造成价格震荡下跌、市场需求疲弱,正处于发展的低谷,迫切需要找到改革突破口,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脱胎换骨”。
“资源税改革为企业打‘翻身仗’提供了契机。”中盐金坛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国兴说,改革后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减缓,有利于保留优质产品线和研发新工艺。
该企业所在地金坛是江苏省知名盐矿产地,不少业内企业都面临经营困境。这是因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下国内工业用盐市场需求减少,加之印度低价海盐产品大量进口,导致盐产品市场供大于求。“这就出现了部分企业以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的产品低价销售来赢取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江苏省常州市地税局副局长曾长胜向记者表示,中盐金坛盐化有限公司的发展就深受其害。
“资源税改革后,税负下降,公司决定先继续保持优质产品线。下一步还会在资金周转顺利的情况下,尝试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管国兴说,这无论是对企业转型升级,还是对行业健康发展,都是一件大好事。
不仅如此,资源税改革还在不断完善、试点的过程中,为技术创新、高效利用资源的企业“发红包”。河北省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在水资源试点中将利用税收优惠,鼓励水电企业回收利用、循环利用、高效利用。
税收征管更加精准
伴随营改增的推进,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3大税种为主体的地方税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重构地方税体系过程中,资源税被寄予厚望。
据了解,此次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部分资源税目税率、税收优惠及提出开征新税目建议等税政管理权。不少专家分析认为,此次下放税政管理权,是税制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比如,对《资源税税目税率幅度表》中列举名称的22种实行从价计征的资源品目,由中央统一确定适用税率改为由省级人民政府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具体适用税率的建议,报财政部、税务总局核准确定。
此外,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有利于税收征收管理规范化。从近几年的税收征管情况看,税务部门对资源税关注程度增加,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征管手段,使税收总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实际征管调查中,在从量计征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纳税人开采原矿的品位、数量和精矿实情,无法准确计算其应税额。只能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比如消耗的电量、炸药量来测算,容易出现偏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后,税务机关只需掌握纳税人的矿产品销售数量和价格即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便于征管。
“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有利于稳定地方财政收入。在从量计征的方式下,资源税无法从不断上涨的资源价格中获得相应增长,使地方政府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如今资源税改革后,有助于稳定地方财力,来帮助当地恢复生态、改善民生,给予谋求转型升级的行业和企业更多的倾斜与支持。”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燕子山矿煤质科安全“药方”巧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