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大限”结束前,光伏再现抢装大潮。不知道有多少行业人士站在“630”的节点,担忧着光伏市场接下来的发展行情,畅想着分布式光伏的美好前景。
“630”的由来,源自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我国一类、二类资源区的地面光伏电站分别降低0.1元、0.07元,三类资源区降低0.02元。通知还限定,2016年1月1日以后备案并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执行2016年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2016年以前备案并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但于2016年6月30日以前仍未全部投运的,执行2016年上网标杆电价。也就是说,只要在“630”大限之前抢装成功,就可以享受当前的优惠电价。
也正因为此,上半年国内再度掀起了历史性的抢装潮,电站规模迅速扩张。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3吉瓦,同比增加52%。其中,光伏电站43.3吉瓦,分布式光伏7吉瓦。仅一季度全国装机量7.14吉瓦,同比增加42%,接近2015年全年光伏装机总量一半。有分析指出,2016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量能达到12吉瓦,甚至15吉瓦。就在“大限”来临之前,国家能源局于6月13日在网站公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指出2016年国家新增光伏电站的规模指标为18.1吉瓦,其中普通光伏电站项目12.6吉瓦,光伏领跑技术基地规模5.5吉瓦。业内人士预测,加上光伏扶贫的指标,今年光伏电站总指标预计将超过20吉瓦。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近日表示,我国将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建立补贴逐步下调机制,直至补贴取消。这就意味着,“630”的光伏补贴下调,只是一个开始。这无疑将加大了光伏投资的收益压力,也为高速上涨的装机量增加了后续值得追踪的新闻价值。
当前,在不断创下新高的新增装机量闪亮数据背后,国内愈发严重的弃光率成为业内聚焦的重点。专家指出,一定区域内,新能源装机30%占比就达到极限,否则必然出现弃光限电问题。目前,在我国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区,新能源占比已经超过或接近30%,出现了大规模限电。
能源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弃光限电约19亿千瓦时,其中甘肃、新疆和宁夏最高,分别为甘肃8.4亿千瓦时,弃光率39%;新疆7.6亿千瓦时,弃光率52%;宁夏2.1亿千瓦时,弃光率20%。此外,内蒙古、青海、河北等地也因逐步增加的新能源装机占比成为限电高危地区,抢装无疑再度增加了弃光限电的可能性。根据《方案》要求,甘肃、新疆、云南虽然已经停止或暂缓发放指标,但内蒙古、青海、河北等限电高危省份的指标却仍在发放,未来地面电站的限电形势将进一步加剧。
有人这样形容,2016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热火朝天的抢装潮,另一边却是西北地区越来越严重的弃光限电。“弃光现象不但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还对整个光伏行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针对弃光限电的具体原因,虽然各地有所不同,但核心是当地消纳能力不强、电网建设滞后、外送输电通道容量有限等无疑。
为加快解决这一严重问题,从年初开始,发改委、能源局等就相继发布了《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同意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的复函》、《关于调查落实光伏发电建设条件的通知》《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等。然而,政策出台却并不能立竿见影解决弃光限电现象,政策落地和执行也尚需时日和配合。
事实上,解决弃光限电问题,无疑需要依靠三方面,一是消纳,二是输送,三是存储。在合理布局光伏电站建设的基础上,东、西、中部统筹推进;在此基础上,持续完善光伏发电并网条件,配套电网建设,通过建设跨区输电通道,将电力过剩地区的能源有效转移;同等重要的是,提升储能能力,利用储能系统,破解光伏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等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点就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只有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运行区域为满足比例目标而进行强制性调整,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消纳,为可再生能源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底能源局发布的《国家十三五太阳能规划2015-2020》(征求意见稿)中,规划为到2020年度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0吉瓦,但耐人寻味的是,最近一次能源局领导的公开发言中,这个数字变成了110吉瓦。这表明了中央政府层面开始意识到光伏发展问题,不再一味追求的光伏的装机总规模。这或许是解决产能过剩、依赖补贴、大干快上、弃电严重问题的良好开端。
上一篇: 美元走弱增投资吸引力 推动油价上涨
下一篇: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首次进口俄罗斯液化石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