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新的行业数据可以看到,2016年上半年,在美国总体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的时候,纯电动汽车销量却同比激增19%,共售出超过6.4万辆。无独有偶,英国新能源乘用车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1.3%,远远高于英国乘用车整体增长水平。
中国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7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17.7万辆,销售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0%和126.9%。其中,纯电动汽车增长速度甚至高达160%以上。
可见,新能源汽车以行业领先的速度持续增长,是全球趋势。那么,增长的背后,又有哪些特征和风险呢?
纯电还是混动
具体来说,在经过几个月的放缓增长后,中国6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数据令市场振奋。上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万辆和4.4万辆,同比均出现了107%左右的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销量依旧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5万辆和3.4万辆,同比增长126%以上,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有1万辆的产销量。
由前文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依旧会持续,而且,纯电动汽车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也将持续。不过,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最近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者白皮书》显示,14%的购车者考虑纯电动汽车,22%的购车者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虽然在产销量上不占优势,但从购车者意愿来说,更多人期待购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尼尔森的最新调研显示了一些行业的新特征,认为2016年将成为新能源车产业“拐点”,原因是在补贴退坡预期和限购城市配额政策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将有所放缓,政策和个人需求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驱动力。
中型商务车领跑
再从商用车领域看,2016年1~5月,我国纯电动客车销量达到1.75万辆,其中大型客车为7725辆,中型客车7676辆,轻型客车为2188辆,三者占比分别为:44%,43%和12%。大中型客车增幅超200%,而轻型客车增幅仅为21%。
而且,前几个月由于骗补整顿和补贴政策不明朗而出现的销量下滑在4、5月份几乎彻底得到修正,销量出现上半年高点,说明不确定因素出尽,市场积极性回升,氛围回暖。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中型客车市场份额最近几个月逐步赶超大型客车,4、5月销售分别占比49%和55%,而此前的三个月,大客车均占领绝对的市场优势,一度高达71%。
“2016年可以形容为仍处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前期,依然表现出对高额补贴政策的依赖性。从商务车来说,有客用与货运两种,其中客用车型由于2015年用户端急于享受当年补贴,集中订购上牌,造成2016年的低潮。加之2016年有关部门正制定调整政策,改善了去年6~8米客车补贴偏高的状态。”福田汽车集团相关人士对上述趋势做出分析。
专注商务车的福田汽车同时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早实现产业化的企业。2015年底,福田投资50亿元,在湖南长沙启动了纯电动卡车与环境装备产业园。本月初,福田汽车还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以北京为试点,促进绿色出行、智慧物流,加大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
该公司旗下纯电动主打产品之一的欧辉纯电动城市客车在2016年的前四个月累计销量达到6838辆,位居行业第二,市场份额超过10%。福田汽车集团7月5日的一份公告称,欧辉系列产品刚刚获得9笔单笔超100辆的新能源客车,共1272辆。
福田汽车另一款主推的新能源产品图雅诺纯电动版商务车,2015年的“9·3阅兵”被外交部指定为各国元首专用车。该公司资料显示,福田汽车集团的大战略之一是发展“绿色智慧物流”,满足城市物流干线、支线、市内运输、终端配送等多样化需求。
“可预测的是,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运行不会有太多出色表现,货运车型主要用于城市物流。”上述福田汽车相关人士坦言,2016年一直未有补贴目录发布是市场等待的“另一只靴子”,因此市场上的销售几乎处于停滞阶段。“但是总体来说,电动商务车2016年为蓄力期,各厂家将利用这一年调整好产品,迎接2016年下半年的政策环境理顺后持续的增长空间。”
行业散乱问题凸显
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新兴行业前期都会经历爆发式增长,而增长过后如果无法在核心技术和市场格局等关键领域得到突破的话,行业必然面临分水岭。如何在技术创新、增强细分优势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夺行业领先地位,甚至创出行业标准,是国内数以百计发展新能源业务的车企应该思考的问题。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11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和提示》,在整车方面,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00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涵盖了乘用车、商务车、客车等领域。
不过,上述报告也对行业存在的问题作出提示。该报告直言,新能源汽车产业盲目发展问题较突出,产业散、乱问题需引起重视。
比如,去年已获得生产许可的4000多个新能源车型仅有25%实际投产,全国新能源车企的平均产量约3000辆,而其中仅有140多个企业的1300多个车型实现销售。
另外,报告也认为,即便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爆发式增长时期,但是从本土的供给端来看,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不多,核心技术、安全性和质量等方面与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