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去产能扎实推进,降成本掷地有声,补短板抓铁有痕,积极的迹象明显增多。值得一提的是,工业领域不同产业间、同一产业内部分化加快,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市场引导的作用,更是推动结构优化的良机
在7月2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从上半年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数据来看,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工业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多数地区、行业和企业运行状况得到改善,积极因素逐步集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积极迹象显著增多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其中一季度增长5.8%,二季度增长6.1%,呈现出缓中趋稳的运行态势。
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去产能方面,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进入了加速实施的新阶段,上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1%,前5个月钢铁行业实现扭亏为盈,运行状况有所改善。降成本方面,通过降准降息、清费减税促进了企业降本增效,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2元,处于近3年的同期最低点。补短板方面,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大数据重大创新工程等,促进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半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4.5%。
积极的迹象明显增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持续收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在荣枯线以上,推动工业企业效益得到了明显改善。1月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比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利润增长6.4%,改变了去年持续的负增长状态。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或持平。
“工业经济运行进中有难,还要加大政策力度,保持住工业趋稳的好态势。”冯飞指出,“难”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效需求总体偏弱。上半年,出口持续低迷,投资增速下降,工业领域的投资增速下降尤其明显,增速为4.2%,民间投资增速只有2.8%。二是新旧动能转换还要一个过程。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占比仍比较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修复还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三是一些地区和行业下行压力比较大。比如,上半年采矿业、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1%和2.1%,比一季度还有明显回落。一些资源型的省份和重化工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较单一的地区仍面临较大困难。
产业分化趋势明显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产业分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6.9%,快于工业整体增速0.9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增速仅为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为2.6%。“从这工业三大门类的数据看,产业结构在分化中进一步优化,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状况在改变。”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说。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快于一季度,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但从制造业内部来看,新旧动能转换也在分化中加速推进。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2%,比制造业整体高出3.3个百分点。医药、电子行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10.3%和9.2%。传统的轻工行业积极适应消费升级变化,增加值增速为6.5%。产能过剩行业则继续收缩,粗钢产量、电解铝产量和造船完工量分别同比下降1.1%、1.9%和7.4%,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同比增加3.2%、1.0%,增速也比较低。
“从行业内部看,符合升级方向的行业、品牌引领和技术改造效果初显的行业表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这也说明传统产业在分化中的转型升级是在加快的。”黄利斌分析说,比如,上半年,纺织业增加值增速是7.3%,其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增加值增速达到10.9%;基本型乘用车产量上半年同比减少34万辆,但是SU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加了109万辆,成为汽车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和衣食住行比较紧密相关的食品、文教办公用品、日用化工品行业的增加值增速都在7%以上。
黄利斌指出,产业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市场引导的作用,关键在于引领分化的趋势,推动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
持续去产能补短板
上半年,在钢铁价格上涨较快的背景下,部分钢铁企业开始复产,由此引发了对去产能的担心。对此,冯飞表示,调查显示,复产的钢铁企业并非列入淘汰名单里要拆除的企业,企业之前停产主要是因为亏损和市场需求不足,有些是在检修,有些是暂停生产,总体看是市场自身调节行为。
“从市场供求关系看,钢铁行业过剩仍然是绝对性过剩,不是相对过剩,还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冯飞介绍说,今年要完成4500万吨的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目前目标任务已经分解落实到28个省区市。据初步统计,上半年钢铁去产能已达到1300多万吨,下半年要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企业和生产线上,继续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严控新增产能,坚决防止边减边增。
降成本和补短板也是工业领域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冯飞指出,降低工业企业的成本,要把影响工业企业成本的外部环境营造好,进一步降低能源价格、物流成本、社保费率等。同时,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创新,降本增效。
“补工业领域的短板,重点还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五大工程、十大领域等做工作。”冯飞表示,一是补技术创新的短板。二是补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消费结构升级对中高端产品提出了更多需求。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等中高端装备还存在短板,有待实现突破。三是补产业组织结构的短板,要继续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下一篇: 浙能单日发电量4.54亿千瓦时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