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给出了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明确原则。
例如:推进强强联合,统筹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维护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的需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电力、钢铁、有色金属、航运、建材、旅游和航空服务等领域企业重组。鼓励煤炭、电力、冶金等产业链上下游中央企业进行重组,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中国央企重组几乎贯穿了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到2016年的13年时间。根据国资委数据,这期间央企从2003年196户、资产规模6.9万亿,发展到2015年底的106户、资产规模47.6万亿。13年间,央企数量减少90家,但资产规模扩大了近7倍。
国资委网站7月15日更新的名单显示,其下属央企数量已下降到105家,其中主业与能源相关的远超其他领域,占比达到23%。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央企重组将会集中在两条主线上,一条是“一带一路”,另一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去产能。
如今《意见》发布,能源央企重组迎来新节点。
煤炭央企谁先重组
在《意见》中,“过剩”成为高频词,先后出现6次。当前中国产能过剩产业中,钢铁、煤炭的问题都较为突出。2016年2月,国务院曾就钢铁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门出台政策。
重组被认为是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举措。6月26日,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宣布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随后,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武钢和宝钢重组是基于钢铁去产能的考虑。
对于同样过剩的煤炭领域,仍然存在4家以煤炭相关业务为主的央企及数家涉煤的央企。其中,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神华”)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煤炭的企业和世界最大的煤炭供应商。同属央企的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煤能源”)以煤炭生产贸易、煤化工、坑口发电、煤矿建设、煤机制造为主业,主业同神华接近,同样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企业。
另外两家涉煤央企中,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煤科工”)是由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两家中央企业于2008年4月合并组建,主要以煤炭领域设计与工程总包为主业。另一家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则主要从事煤炭、化工资源勘查。
在央企减量重组及煤炭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在外界看来,这四家企业无疑是煤炭领域央企重组的焦点。2016年5月业内一度有消息称,中煤科工要整体并入神华。虽然事后双方均否认接触和筹划重组,但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神华与中煤科工重组具备条件。
中煤科工长期致力于煤炭高效低碳利用成果技术转化,在水煤浆、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煤粉锅炉、煤基碳材料、煤焦油加氢及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而神华同样在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新能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服务。双方重组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可以加强科技研发能力,推进煤炭在全行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清洁利用,也有利于推动神华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模式方向改革。
但从煤炭去产能的角度考量,神华与中煤科工重组效果并不明显。信达证券首席分析师曹寅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煤炭行业尚处于低谷期,企业规模的叠加意义并不大,还容易形成新的煤炭巨头,为后期能源转型带来阻力。
煤炭企业与下游发电企业重组可能性或许更大。在以往的煤价上涨过程中,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进入煤炭领域。截至目前,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电集团五大电力集团均持有煤矿,总产能17966万吨。其中,华能集团煤炭产能6893万吨,占总量的38%。而神华同样也早已进入发电领域,并计划到2020年底,火电装机达到1.18亿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电力合作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称发展煤电联营,有利于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煤电合作机制,缓解煤电矛盾,促进绿色循环发展。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重组,形成同一主体是煤电联营的最好形式,能够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发挥协同效应。结合《意见》给出的方向,神华、中煤能源都有可能与下游持有较多煤炭资产的发电企业重组。
发电央企整合可减少内耗
在105家央企中,若以“发电”为主业进行归类,数量较多。除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以外,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发电企业,分别以水电和核电为主。
2002年2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业内称为“5号文”),决定对电力工业实施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当年12月,改组和新成立的五大发电企业正式成立,均为央企。
五大发电企业的组建成为上一轮电改的亮点,使得发电端引入竞争。14年来,五大发电企业发展迅速,均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名单。更为重要的是,五大发电企业形成的竞争机制使得中国电源建设突飞猛进,改变了1980年代以来经常“电荒”的窘境。
但随着着五大发电企业在火电和新能源假设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缺乏统一调配、造成无谓内耗的问题也逐渐暴露。2014年,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但五大发电企业格局并未出现变化,老问题依然存在。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五大电力的合并,可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成为巨无霸型的电力集团,有利于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走出去与国际一流电力集团相抗衡。
电力装备重组需求迫切
在105家央企中,还有分别以电力建设和电力装备为主的两大企业群体。
相对来讲,电建企业的重组可能性较小。比如,同样以电力工程设计建设为主业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2002年电改时提出“主辅分离”的产物。但因筹建严重滞后,2011年两家公司才宣告成立。
与五大发电企业类似,这两家企业主营业务非常接近,均属于世界500强企业。随着“十三五”中国电力装机增速放缓,未来这两大电建企业的主要市场在海外,两家企业的存在势必会加剧竞争。
尽管如此,信达证券首席分析师曹寅表示,两家电建企业短期内恐无法实现整合,“对于两大电建集团内部来说,2011年的重组如今刚刚落定,不宜马上启动新一轮重组。”
与之相反,电力装备企业的整合或迫在眉睫。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下称“哈电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称为“电站设备三雄”。不同的是,哈电集团、东方电气均属央企,而上海电气是上海国资委所属国企。
哈电集团被称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60多年来,在电力装备领域创下多个第一,覆盖了煤电、水电、核电、气电、风电等众多领域。东方电气同样以大型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承包及服务为主业,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总承包企业。
近年来,电力设备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也备受困扰。东方电气下属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401.03万元。需要注意的是,两家企业火电业务均占据很高比例。
随着国内电力装机出现过剩,2016年主管部门对火电建设连续“踩刹车”,未来国内火电市场将急剧萎缩。这意味着,哈电集团和东方电气经营发展均面临变数,“走出去”获得海外市场被业界认为是两家企业的前景所在。
这两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事变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重组前释放的信号。2016年5月24日,哈电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斯泽夫担任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东方电气总经理职务。
次日,东方电气亦召开大会,宣布原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邹磊被任命为东方电气董事长、党组书记。
“改革未动,人事先行”,国企管理层关键岗位人员的调动历来是改革的重要先行指标。
更重要的是,发电设备是国家重点鼓励走出去的领域,尤其是核电设备,两家公司已有一定竞争力,均为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而过去在电力设备出口时两家就出现过互相压价的行为。如果两家企业重组既能够化解过剩产能,也满足《意见》中“统筹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上一篇: 福建蜕变为清洁能源“大省”
下一篇: 充电桩新旧标准不兼容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