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上午,广东省电力交易中心组织集中竞争交易,全网总成交电量为35.5亿千瓦时,最终结算的平均价差为-43.379057厘/千瓦时。(释放电改红利约1.5亿元)
供应方:共有38家参与报价,总申报电量为44.3707亿千瓦时,其中37家最终成交,成交的供应方平均申报价差为-71.319581厘/千瓦时,其中最高成交申报价为-41厘/千瓦时,最低成交申报价为-180厘/千瓦时。
需求方:共有145家参与报价,总申报电量为41.9772亿千瓦时,其中122家最终成交,成交的需求方平均申报价差-15.438533厘/千瓦时,其中最高成交申报价为0厘/千瓦时,最低成交申报价为-16.8厘/千瓦时。
8月竞价,售电公司共计竞得电量26.93亿千瓦时,占比总成交量76%。售电公司依然稳占竞价市场大头。
本次共有31家售电公司成功竞得电量,其中广东粤电、华润电力、深圳能源、深电能、广州恒运、肇庆大旺6家售电公司竞得电量21.25亿千瓦时,除深电能以外,其余五家皆为发电厂背景成立的售电公司,其天然优势无可比拟,独占鳌头。剩下25家售电企业瓜分5.68亿电量。
第二批售电公司新增广东华网、广东源能、深圳慧捷、东莞中电、广东炜达、深圳蛇口供电、广东电阳、广东雷仕宝等8家首次成功竞得电量。
本次电力竞价规模继续扩大,同比7月增加了8.9亿千瓦时,需求方最高成交率可达84.57%,同比增长近3个点。换言之,竞价成功率应该更高了。
但对比了7月成交电量,易电君有一些新发现。起码有5家以上的售电公司提交了申报电量,但完全没有竞得电量。
翻查了上几个月数据,某大型发电集团下属售电公司,7月份竞得电量为4200多万千瓦时,6月为5400多万千瓦时,易电君保守估计,其代理的用户电量最少有6000万千瓦时,按保底1分折算,本月至少要赔付60万元以上。售电有风险,入行需谨慎。(该赔付数据纯属易电君个人推测,如有不妥,请勿较真。)
该企业已经有过四次的成功竞价经验,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竞价失误?我觉得这充分代表了部分售电公司/大用户还停留在前几个月高价差高红利的美梦里,没有跟随市场变化而改变竞价策略。现有广东集中竞价的模式,竞价策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售电公司的利润空间,所以,竞价策略还需慎之又慎。
本月还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数据,非常值得玩味:
1、需求方最高成交申报价为0厘,结算价差为0厘,这个数字到底是有竞价人员没睡醒填写失误,还是发电背景的售电公司为了均衡集团利益分配故意报的低价?
2、供求方最低成交申报价为-180厘,而7月最低申报价为-300厘,本月返还系数不变,其他影响成交的因素亦未有大的变化,何故出现这么大的数值变化,是发电企业心有灵犀还是恰巧受到一股神秘力量冥冥中牵引,易电君百思不得其解。(恰逢两个月后,就是2017年度长协开始签约的时间,在这个节骨点上,是不是发电企业在为长协电量提前布局把控?)
3、需求方最低成交申报价为-16.8厘,结算价差-47厘,与本次平均价差-43厘非常接近,整体而言,需求方把控竞价整体趋势的准确性越来越高。
上一篇: 发改委回应去产能政策作用不好质疑
下一篇: 国家能源局李仰哲赴甘肃调研